近日,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调解”化解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上诉案。
调解现场,面对双方因租赁欠款支付产生的核心矛盾,立案庭摒弃传统“坐堂问案”的定式,以“现场见证+即时调解”的全新路径,将调解桌从法庭搬到了矛盾的“事发地”。在涉案房屋内,工作人员与双方当事人一同核对、拟定拆除清单,每一项内容都经过当事人的慎重签字确认,确保权利义务透明化。随后现场制作规范调解笔录,将装修材料处置责任、租赁欠款支付方式及履行时限等关键信息一一明确。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承租方当场一次性结清全部租赁欠款,双方握手言和,实现“调解+履行”的无缝对接,让矛盾在根源处冰消瓦解。
这一创新调解模式,不仅高效解决了个案矛盾,为当事人卸下诉累的重担,还为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政治建设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
下一步,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将继续深耕先行调解机制创新的沃土,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推出“现场调解+即时履行”“可视化见证+规范化笔录”等一系列接地气、惠民生的务实举措,让司法服务如春风化雨,更加贴近民生需求。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