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滇藏行】闽藏情深 “犏牛背”上奏响乡村振兴曲

发布时间: 2024-04-11 20:2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左贡,藏语意为“犏(耕)牛背”,因这里的地形像犏牛的背,故而得名。左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县城海拔3780米,在雪域高原的东南角。层峦叠嶂间,一片片核桃林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革故事。

  左贡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大多为山核桃,亦称为“铁核桃”。在左贡县走上一圈,10个乡镇有7个乡镇种植核桃,怒江及澜沧江沿岸,百年核桃树密密麻麻都是。这些山核桃,曾是这片土地上默默无闻的宝藏。来自厦门的援藏工作者们看到了左贡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看到了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们决定将这里的山核桃,变成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金钥匙。


图为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内的标语

  2018年就来到左贡县对口支援的国企援藏干部申开成,现如今已是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贡县核桃年产量达到160万斤以上,但滞销非常严重,一度2块钱一斤都卖不出去。”申开成说。 

  为了解决核桃滞销的问题,申开成和他的同事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初的设想是把当地群众家里的核桃统一收集,然后批发售卖。但在做了大量的调研分析后,发现缺乏可行性。左贡县核桃90%以上都是山核桃,非常硬,再加上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售价远高于市场价。但是左贡的核桃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仁少皮厚,密封性好,同时原料便于储存含油率高,油脂香味浓郁。申开成告诉记者:“最后,我们决定做核桃油。我们有优质、稳定的可再生生产资料,如果能够打开市场,完全可以建立起一条完整的核桃产业链。”


图为核桃加工后的次生产品

  2021年10月,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左贡县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核桃油加工厂,通过引进国内先进的山核桃精炼设备,采用一级液压,二级螺旋压榨的技术,一颗颗山核桃经过精心的压榨和提炼,变成了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核桃油。“冷榨技术不破坏核桃的营养价值,同时由于气温低,核桃油的生产不会产生黄曲霉素等毒素。核桃的销售价格2元至5元一斤,生产为核桃油后销售价格为100元/瓶。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山核桃的附加值,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养家。现在的核桃采摘季节,当地群众采摘核桃积极性高涨。采摘旺季,公司门口卖核桃的队伍每天排着长龙。”申开成高兴地说。 


图为“玉曲鹭”核桃油礼盒装

  为了让左贡的核桃油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厦门援藏工作队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也下足了功夫。他们帮助注册了“玉曲鹭”商标,为产品穿上了精美的外衣。玉曲河是左贡的母亲河,鹭则意味着鹭岛,充分体现了厦门左贡两地一家亲。2023年,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其产品核桃油分别纳入厦门市对口支援左贡县消费帮扶企业和产品推荐目录,享受厦门每年3000万以上的消费帮扶额度。通过组织消费帮扶活动,将左贡的核桃油带到了厦门,带到了全国,让更多人品尝到了这份来自高原的珍贵礼物。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销售核桃油21.5万瓶,产值1600万元以上。 


图为工作人员将成箱核桃油搬运上车(当地供图)

  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厦门援藏工作队工作的另一重点。申开成相信,只有当地群众掌握了技术和管理知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们建立了师徒结对制度,一对一地传授技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当地人才,这些人才都成为了推动左贡县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申开成介绍,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40人,其中左贡籍大学毕业生14人,含应届生8人,累计解决当地145人就业;同时公司通过派遣多名储备管理干部赴厦门实地培训,围绕食品生产流程管理、市场日常经营运作、车间安全知识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学习,达到“教会一门技术、带动一批就业”“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帮扶效果。 

  如今,左贡县的核桃油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了当地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乘着厦门援藏的东风,破浪前行。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以申开成为例的厦门市援藏工作队队员们在高原上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和项目,更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闽藏情深”,在“藏东明珠”这片高原上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援藏故事。(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眉笑 闫洁 龙真多吉)

(责编: 贾春玲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