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代表团要来咱们医院了!”
消息传来,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沸腾了。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阿里分团要到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了解当地医疗卫生发展情况。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张小刚为代表团汇报具体情况。张小刚是陕西援藏的医疗专家,2019年他曾作为专家组成员短暂到阿里地区指导噶尔县人民医院“创二乙”工作,去年8月份,他又到阿里地区,开展他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图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供图
22日下午18时40分,中央代表团到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是代表团此日行程的最后一站。
张小刚首先汇报了阿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成果。“看病难”曾是阿里各族群众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今,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开颅手术、心脑血管介入等1300余项新技术落地生根,760种大中型疾病不出阿里就能治疗,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代代医护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这让代表团成员们感到欣慰,他们对阿里整个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表示肯定。
随后,张小刚又向代表团汇报了医疗援藏为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帮助:一方面,一笔笔援藏资金助力医院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一批批援藏专家“手把手”带教当地的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
代表团成员问:干部是怎么选派的?都来自哪些专业科室?现在专家团队力量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张小刚如实作答:援藏专家通过“院包科”模式来到阿里,支援省份选取当地最好的医院、最好的科室来支援阿里地区医疗建设。目前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有援藏专家40名,基本覆盖了主要领域,但有些非常规领域的发展需要,希望组织部门可以考虑更为灵活的援藏模式。
图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与普兰县巴嘎镇卫生院开展AI问诊及远程会诊服务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供图
最后,张小刚向代表团介绍了医院根据当地情况探索出的“智慧医疗”新路径。阿里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院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信息化平台,搭建起覆盖城乡的远程AI会诊系统,偏远乡村的患者通过屏幕就能连线三甲专家,援藏医生在千里之外也能指导手术。
医院现场连线普兰县巴嘎乡卫生院,值班医生向中央代表团成员汇报情况,图像、声音都很清晰,可以看到心电监护的整个情况,代表团成员对这一技术表示肯定。
代表团成员还关心地问道:现在医院床位够不够?硬件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张小刚说,阿里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展很快,但相较于其他省市还有较大差距,如目前智慧化、数字化程度仍不是很高。但是他相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其他省市的援助下,在全体医疗工作者的努力下,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今年之内可以完成“创三甲”的既定目标,并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带动整个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未来,阿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其他省市差距会越来越小,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会越来越好。(中国西藏网 记者/冯重霖 姚浩然 边子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