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墨脱:一片茶叶背后的发展力量

发布时间: 2024-05-22 15:40:00 来源: 新华网

  漫山丛林,云雾缭绕,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一向因“高原秘境”而知名,如今正为青藏高原“茶叶之乡”的新名号而努力。

  作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受益者,墨脱有着78%的森林覆盖率,但全县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20多年前,这里的群众还主要以打猎、种玉米为生。如何实现脱贫致富,曾经长久困扰着当地老百姓。2013年,波墨公路正式通车,墨脱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迎来了新的发展,茶产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机遇。

  “2011年,从广东、福建来援藏的工作队员,发现了这里适合种茶的气候条件,并引进了茶树苗。”墨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家纯介绍。

  进入墨脱,路两旁、半山腰、云雾间,可见大小不一的茶园。背崩乡格林村的茶园在群山怀抱中层层叠叠,采茶的村民在云雾缥缈间若隐若现。


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茶园。新华社记者姜帆 摄

  “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表明茶在高原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四川、云南等地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进入西藏。根据西藏等地区成年人边销茶消费调查数据,西藏成年居民每年消费茶叶16.9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今,西藏人民喝上了高原上种的茶。从2011年第一块茶田试种,到2013年全面推广种植,墨脱县政府全链条引导、扶持农民种茶。

  记者来到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的茶青收购点,看到满载而归的茶农正在将茶青分类。“我今天采的是‘一芽两叶’,一共采了23.8斤,今天是25元一斤,收入近600元。”格林村村民达瓦拉珍说。据了解,今年明前茶茶青采摘期间,收入最高的村民,一天就突破了2000元。

  除销售茶青之外,格林村人正在将茶产业不断延伸。看茶、喝茶、吃茶饭、体验做茶,围绕茶和茶园,在政府的支持下,格林村有了自己的品牌,村里还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形成茶产业“一条龙”发展链条。“2023年茶叶厂正式运营以来,销售额已经超过千万元。”西藏林芝墨脱十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超说。


墨脱县背崩乡格林村村民袁美华在村里的特产销售部给游客泡茶。新华社记者姜帆 摄

  一片茶叶,成为墨脱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走进墨脱的人,把茶作为旅游的体验之一。游客们边走边拍,感叹这景色之美。

  “我在这里住了两天,觉得特别美。”来自江苏昆山的自驾者周新宇说。“茶旅融合”是格林村在茶园基础上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全村共有民宿6家,餐饮店2家,2023年村里的餐饮、住宿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种茶富了农民,更重要的是让墨脱在生态富民中找到了发展方向。

  2023年,墨脱县新引进5家茶叶企业,以满足种植、采摘面积不断扩大的需要。

  “目前,全县建成高山有机茶园103块,总面积1.9万亩,今年可以采摘面积1.6万亩。截至目前,墨脱县今年的茶青收购数量已超过23.35万斤,群众的茶青收入超过837.3万元,茶产业附加产值超过4000万元。”墨脱县副县长李伟介绍。

  透过一缕缕茶香,历史上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驼铃,已经变成墨脱乡村振兴的发展号角。

  现在,墨脱茶已经有梅占、福鼎大白、黄观音、凤凰单丛、储叶齐等品种,不断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拉萨、成都、广东等地都有墨脱茶叶的销售渠道。

  “绿色是墨脱的底色,良好自然环境是墨脱农产品最大优势,绿色、有机是产业打造的基本标准。我们将继续秉持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让墨脱茶叶香飘四海。”李伟说。

(责编: 贾春玲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