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记者从蜀道集团获悉,久马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查针梁子隧道双幅顺利贯通,预计年底,该隧道所在海子山停车区至中壤口互通段与阿坝互通至安羌服务区段共计87公里将建成试通车。
查针梁子隧道。图片由蜀道集团藏高公司提供
查针梁子隧道位于阿坝州红原县,地处川西北山地向高原的过渡地带,全线穿越长江黄河分水岭,全长3100米,平均海拔3650米,全年降雪时间超7个月,年平均气温仅1.4℃,极端低温达-36℃,自然环境极其严峻,隧道施工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以软、碎、富水的Ⅴ级围岩为主,施工难度犹如“在豆腐里雕花”,是全国罕见的高原软岩大变形隧道。
查针梁子隧道。图片由蜀道集团藏高公司提供
“我们是在跟岩变抢速度,和高寒缺氧拼耐力。”项目团队采取“跟班作业+动态会商”工作法,昼夜不停与软岩变形“赛跑”。四川路桥交建集团久马高速TJ8项目经理胡曾强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形成的“快挖、快支、快锚、快封”的高效工序组合等,实现了查针梁子隧道施工后无塌陷变形的“零侵限”要求,创新了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管理模式。
科技赋能是打通隧道的关键密钥。项目团队研发应用了双层拱架支护、分段式注浆等多项专利技术和富水软岩隧道分段式注浆预加固结构等多项工法,引进三臂拱架台车、C6卡萨钻机、湿喷机械臂等先进设备,成功化解了“防坍控变”的关键性难题,全面提升在高原低温、缺氧环境中的施工适应性和作业安全水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月进尺由初期不足10米提升至40米。
高原修路,生态优先。项目团队利用雨污分流、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等技术,完成了隧道截排水、生产废水、涌突水等水体处理系统的建设,让生产废水“摇身一变”成为施工用水。施工现场喷淋、雾炮、洗车机、洗车池等设施全覆盖,高效管控现场扬尘,有效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查针梁子隧道双幅的顺利贯通,标志着高原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施工技术已迈过“探索”期、逐渐步入“成熟期”,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久马高速由蜀道集团藏高公司投资,四川路桥承建,交通设计院公司设计,全线力争2027年建成,该项目通车后,成都至青海省久治县的通行时间将由8个半小时缩短为5个半小时,进一步加快“大九寨”交旅融合空间布局,对完善国家及地区路网结构、促进四川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G0615线久治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中G6北京-拉萨高速公路联络线德令哈至马尔康的核心构成段落,作为四川省“十四五”规划中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联络国家高速公路网西北方向至西南方向的大通道,也是成都至马尔康、青海放射线的重要组成路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