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举办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5-23 11:02:00 来源: 西藏商报


活动现场。记者 王静 摄


紫花野决明。图由文雪梅提供


杜鹃。图由文雪梅提供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永曲乡纽雄村、查当乡色拉俄玛村、查当乡索康那加村首次发现雪豹活动画面;西藏墨脱县首次发现无刺蜂蜂种;西藏发现拟平腹蛛5个新种……

  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近年来,西藏不断开展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那么西藏生物多样性的“家底”有多厚呢?

  多样家底 实现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

  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堪称世界少有的“绿色基因库”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因此,为各类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空间。

  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珠峰管理分局孔定玛管护站工作人员通过红外相机记录、收集到红胸角雉、血雉、雉鸡、斑羚、赤麂、小熊猫等多种野生动物影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定结县珠峰管理分局辖区内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包括红胸角雉、血雉、雉鸡、喜马拉雅斑羚、喜马拉雅小熊猫、赤麂、猕猴、长尾叶猴、豹猫、黄喉貂等。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大都具有环境指示作用,它们的频繁“亮相”印证了西藏生态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和自然环境的显著改善。

  “西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政策体系,如今的雪域高原生物物种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四级调研员蒋小兰说,截至目前,西藏已记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1072种,维管束植物7504种;依托第二次青藏科考以及相关行业调查发现了墨脱负泥虫、墨脱鸟巢兰等一批西藏特有新物种。

  多重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西藏在行动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福祉。

  生物多样性保护,西藏一直在行动。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西藏修订并严格落实《西藏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办法》《西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如今,在西藏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超过30万只,黑颈鹤增加到1万多只,曾被认为灭绝的西藏马鹿至今已超过800头。

  昆虫、植物、鸟类……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并记录。西藏不断优化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建立自然保护地97个,总面积43.4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08%,基本构建了布局合理、类别齐全、覆盖到位的保护空间新格局;出台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统筹部署西藏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任务;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深入推进南北山绿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建设,并取得了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的修复治理新成效。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制定出台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与社会各界携手一道,共同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行动,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推动形成有西藏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

  多样西藏 生物多样性成美丽西藏标尺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合,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在蒋小兰看来,鸟儿在林间飞翔、鱼儿跃出水面、虫儿在青草间鸣叫、蝴蝶停留在花朵上……这样一幅欢乐又和谐的场景,也正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灵性所在,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指向。近年来,西藏不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植树护绿、涵养水源,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通过多种形式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推动西藏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西藏。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2023年10月和1-10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2023年10月份和1月至10月空气质量排名均为第一,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荣誉称号。

  除此之外,目前,拉萨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自治区级保护区1处、市级保护区3处,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自然公园4处(试点1处),保护小区1处,重要栖息地1处,总面积约81.9万公顷。市级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18个。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涵盖了拉萨市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栖息地,初步形成类型多样、功能比较健全、区域分布趋于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在一项项实打实、硬碰硬的举措之下,西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在大自然精灵们的“选择”下,生物多样性是美丽西藏标尺也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责编: 陈卫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