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毛泽东主席与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二)关心人民疾苦

发布时间: 2024-05-22 22:59: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讲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对于西藏人民而言,毛泽东主席又是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主要决策者。 

  1949年,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与斯大林特使米高扬会谈时,第一次谈到西藏的解放问题,到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毛主席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进军西藏、经营西藏”决策部署,为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和后期实行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重温毛主席对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解读中国共产党解放西藏、经营西藏、建设西藏的厚重历史,感受毛主席作为第一代领导核心浸润于西藏大地长留人民心中的深恩厚泽。 

  关心人民疾苦,重视协议的维护和执行,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倾注了大量心血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党中央和毛主席确定了党在西藏的主要任务,即:积极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同时做好影响群众的工作,为全面执行《十七条协议》而努力,并首先从保护人民的利益、做符合民心的事着手。针对西藏经济、文化、教育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毛主席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生产建设,一面修路。 

  当时,西藏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公路,进藏物资需要人背马驮,物资供应十分困难,许多战士因冻饿而长眠在高山深谷、雪窝草滩之中,尽管如此,进藏部队还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在进军西藏开始,毛主席就指示西南局“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西藏工委和进藏部队迅即做出节衣缩食、开荒生产的决定。1951年11月开始,进藏部队还未洗掉征尘,便开展大规模开荒生产运动,先后建立了七一农场和八一农场。 

  1952年4月,毛主席针对西藏工作作出了详细的指示:“我们唯靠两条基本政策,争取群众,使自己立于不败。第一条是精打细算,生产自给,并以此影响群众,这是最基本的环节……第二条可以做和必须做的,是同印度和内地打通贸易关系,使西藏出入口趋于平衡,不因我军入藏而使藏民生活水平稍有下降,并争取使他们在生活上有所改善。”这一指示意义极为深远,着眼于发展西藏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在“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和“生产与筑路并重”方针的指导下,进藏部队开荒生产取得了明显成绩。从1952年到1954年,进藏部队开垦荒地61000亩,修筑水渠20000多米,收获粮食85万多公斤,收获蔬菜和土豆近700万公斤。进藏部队还帮助藏族群众抗灾救灾,医治疫病。进藏部队走到哪里,就把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关怀带到哪里,使人民解放军赢得了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的赞誉。 

  毛主席十分同情处于悲惨生活困境中的农奴和奴隶,改变这种困境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但西藏现行制度的改革又不能太急,要征得上层人士的同意。1955年10月23日,毛主席在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西藏青年参观团负责人时讲到:“有人怕改革,其实内地经过改革以后,也并没有怎样不好。”他对噶雪·曲吉尼玛、拉鲁·次旺多吉说:“你们信佛教,释迦牟尼原来也是贵族,是个王子,但他和人民一起搞改革,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人民就纪念他。你们可以学释迦牟尼的办法,生活还会比释迦牟尼过得好一些,因为释迦牟尼那时候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政府。”“西藏几年来有进步,每年都有进步。西藏今后是会发展的,人口要发展,财产要发展,文化教育也会发展……你们要学释迦牟尼的样子,为广大群众着想,为全西藏人民谋利益。” 

  当时,参加谈话的代表团成员都很激动,表示一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办。噶雪当即就说:“只要跟着毛主席走,生活是会比过去好的,后代比我们更要好。” 

  为加强党在西藏的组织建设和贯彻执行协议,1951年底,毛主席指示尽快建立健全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机构。1952年3月,包括各方面进藏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在内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张经武为书记,张国华、谭冠三、范明为副书记。 

  按照《十七条协议》规定:“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并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邻邦和平相处,建立和发展通商贸易关系”,中央收回了西藏地方的外交权,通过商谈取消了印度、尼泊尔在西藏的特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发展了中印、中尼友好关系。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极力反对《十七条协议》。趁进藏部队立足未稳之际,一面拒绝按照《十七条协议》规定为解放军采购部分粮食,企图饿走进藏部队;一面组织人员包围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的驻地和解放军营地,威胁和袭击爱国人士,不断制造事端。 

  毛主席高度关注西藏形势,连续以中央名义多次电告西藏工委,指出:“我们在目前不仅没有全部实行协议的物质基础,也没有全部实行协议的群众基础,也没有全部实行协议的上层基础,勉强实行,害多利少……我们则只做生产、贸易、修路、医药、统战等好事,以争取群众,等候时机成熟,再谈全部实行协定的问题。” 

  西藏工委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把坚持协议的原则性同执行中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确定了“以争取达赖集团为主要任务,同时坚定地团结班禅集团和壮大左派,争取中间派,分化和争取右派”的统战方针,许多中间人士开始向爱国进步方向靠拢。 

  通过广泛接触上层人士、寺庙喇嘛,发放布施,促进达赖和班禅之间的团结,建立拉萨小学董事会以及青年、妇女文化联谊会和学习会等群众组织,组织各种团体到内地参观访问,加强同上层人士的广泛联系,党在西藏的统战工作和民族政策不断取得重大胜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达赖、班禅联袂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1日,毛主席接见了达赖和班禅,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达赖和班禅当时都很激动,认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是终生难忘的事。在1954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达赖、班禅分别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会后,达赖、班禅还赴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和东北等城市参观。达赖、班禅近一年的内地之行,密切了西藏地方同中央的关系,增强了汉藏之间的团结和藏族内部的团结。 

  1954年12月25日,康藏和青藏两条公路同时通车到拉萨,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建设祖国”的祝词。康藏、青藏公路的通车,初步改变了西藏长期封闭的现状,对于发展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缓解西藏物资供应困难,改变人民生存艰难状况,巩固国防,保卫边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巩固维护和执行协议的成果,建立包括西藏各族各界人士在内的政权机构。1955年3月,国务院研究通过了《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毛主席致电达赖、班禅和筹委会:“我愉快地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热忱地希望西藏各阶层人民在你们指导之下更加团结和进步,在发展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就。” 

  为庆祝自治区筹委会成立,中央派出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为团长,由中央各部委负责干部,各民主党派代表、17个民族的代表,以及翻译组、新闻记者组、电影摄制组、卫生组、电影放映队、歌舞团、京剧团、杂技团等800多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到拉萨祝贺。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庞大代表团入藏,在中央和西藏地方关系史上是空前的,充分显示了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藏各族同胞的关心关爱和兄弟般的团结。 

  早在自治区筹委会成立之前,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关于帮助西藏地方进行建设事项的决定》《关于西藏交通运输问题的决定》《关于西藏金融贸易工作几项措施的批复》,同时邀请了多批西藏赴内地参观团,促进了西藏的建设,增进了西藏社会各界对内地各省市的了解,体现了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这一时期,由于邻近西藏几个省的民族地区相继进行民主改革。受此影响,西藏工委也产生了急于改革的想法,并开始尝试在全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宣传和准备。此事引起了西藏部分上层人士的骚动和不安,反动势力也乘机造谣生事,同时在暗中组织和策动局部叛乱。毛主席客观地分析了西藏的政治形势,认为西藏的改革条件还不成熟,勉强去做就势必出乱子。 

  1956年9月4日,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西藏民主改革问题的指示》,提出了“六年不改”的方针。西藏工委坚决贯彻中央“六年不改”方针及一系列重要指示,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上层人士中的多数情绪逐步稳定下来,顾虑有所消除,愿意继续同共产党合作共事,参加自治区筹委会的各项工作。 

  毛主席始终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决策西藏工作的重心。他要求进藏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恪守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严格执行《十七条协议》。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进藏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在做好统战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影响群众的工作,免费为群众治病,稳定市场物价,发放无息农牧业贷款,进行救灾、修路、办学等。办了许多好事,让广大藏族群众亲身感受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逐步消除了心里的疑惧,增强了藏汉民族团结。 

  执行协议的过程,凝聚着毛主席的心血和智慧,体现出党中央、毛主席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在事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毛泽东亲自起草有关西藏工作的文稿、电报就有一百多件。毛主席要求西藏工委在工作中必须执行“慎重稳进”的方针,切忌急于求成。还多次指示西藏工委,西藏相关的各项工作,必须事先报告中央,经过批准,然后执行。 

  正是这些切身的关心关怀,让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他们称颂共产党、毛主席是“大救星”“大恩人”,称颂解放军是“菩萨兵”,把翻身解放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和解放军身上。(中国西藏网 文/车明怀) 

(责编: 隋艺斐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