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的双重跨越

发布时间: 2025-05-23 23:06: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28日在拉萨发布《新时代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白皮书完整呈现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西藏人权事业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西藏社科联在“5·23”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举办白皮书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专长和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对白皮书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解读。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的历史性跨越。” 

   研讨会上,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辛馨深入分析了西藏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的相互促进关系。她认为,74年来,西藏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为人权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人权进步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人权保障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51年的1.2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700多亿元,过去十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以交通建设为例,青藏铁路、拉林铁路贯通雪域高原让天堑变通途;县乡公路网络织就城乡联动纽带;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年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架起西藏与世界的桥梁。 

   基础设施是高原发展的大动脉,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便利了西藏各族群众的出行、通信和生产生活,也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现代化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惠及每一位高原群众。”辛馨说,西藏的跨越式发展生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权理念。 

  民生改善彰显人权保障的核心价值 

  人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中。西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农牧民安居、饮水、用电问题全面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68.17岁提高到2020年的72.19岁。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提高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西藏的发展成果转化为了群众的“钱袋子”和“幸福感”。 

   西藏的人权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权利的保障和生态环境权利的实现上。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受到法律保护,布达拉宫等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修缮,藏戏、格萨尔史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同时,西藏坚持生态优先,建立47个自然保护区,年均为群众提供生态保护岗位51.6万个,绿水青山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辛馨说,从“经济总量”到“民生分量”,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足”,西藏的实践深刻表明发展是人权最坚实的土壤,人权保障是发展的终极指向。 

   人权问题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群众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书写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的崭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责编: 莫干措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