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大庆以绿为笔绘就生态宜居城

发布时间: 2025-10-20 16:44:00 来源: 大庆日报

  秋日的大庆市大同区红旗林场,成行的樟子松随风挺立,成片林海横亘在科尔沁沙地边缘,昔日风沙口化作“绿色长城”;步入大庆市西北风口核心区的杜尔伯特县一心乡,曾经裸露的沙土地变身“绿色银行”,游客林间露营尽享“生态红利”;在大同区中重度盐碱化草原治理示范项目现场,郁郁葱葱的羊草长得老高,曾经沉睡的盐碱地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十四五”时期,大庆牢牢把握国家支持“三北”工程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深入谋划争取“双重”等国家和省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为依托,在治沙造林、草原治碱、要素保障、灾害防控中持续发力,让曾经的“风沙口”长成“绿屏障”、“碱斑地”变成“草原毯”,用五年时间交出了一份“增绿修绿、护绿用绿”的鲜活答卷,在“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战略格局中筑牢生态根基。

  大庆把治沙造林当作“头等大事”。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核心区,大庆压茬推进国土绿化。“十四五”时期,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22万亩、退化林修复2.01万亩、中幼林抚育0.79万亩,提前超额完成15万亩目标任务。2023年,全省林长会议暨“三北”工程现场会特意选在杜尔伯特县召开,省总林长对大庆建设“龙江塞罕坝”给予充分肯定。2024年4月,全省“三北”六期工程启动仪式在大红旗林场举办,市林草局借势谋划重点保护修复项目3个,成功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第一批支持全省建设的13个重点项目之中,全面打响了龙江荒漠化防治“第一枪”。

  大庆566.5万亩草原占全省近四成,曾因“西北风口”侵蚀和过度利用,退化、盐碱化问题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林草局联合省农科院、中科院专家团队驻点攻关,探索试验“一优三改”新技术,通过连续多年的试验实证,重度盐碱草地治理取得开创性突破,从起初的70亩“小切口”探索,到7735亩大面积推广,重度盐碱草原治理从理论照进现实,今年治理区植被盖度由48.1%提升到75%;干草亩产量由52.8公斤提高到102公斤,大庆被批准建立全省重度盐碱草地治理试验区。接下来,大庆将进一步修复草原8万余亩,曾经碱斑遍布的草地上,即将迎来“绿浪翻滚”的发展生机。老山头村村民杜万礼常来草原附近遛弯:“以前这地没人管,刮起风来土迷眼,现在草也密了,兔子、野鸡啥的都回来了。”

  五年间,大庆争取9365.57万元资金,修复退化草原50.4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不足60%提升至65%,超额完成目标。这一治理经验在今年全省“三北”工程推进会上被当作典型宣传,成功打造成全国破解极寒之地苏打盐碱草原治理这一世界级难题的“大庆样板”。

  灾害防控守底线,智慧防控无死角。“十四五”以来,大庆市争取中央投资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相关项目2个,总投资5434万元,建设“北部、中部、南部”防火物资储备库3处,购置配发防火车辆45台,扑火机具3600余台套,防火应急物资保障实现全市重点防火区域全覆盖。创新构建“天空塔地”四位一体火情监测体系,通过“智慧林火”感知系统,实现“天”上卫星热点精准监测;建设无人机场15座、购置巡护无人机25台,实现“空”中动态巡航监测;装备高空全景监控95个,实现“塔”顶24小时远程监测;全市600余名护林员手持终端开展巡护,实现“地”面机动巡逻监测。“十四五”时期,在有力“物防”支撑和强大“技防”保障下,大庆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圆满实现“三个不发生”防火目标。

  从“绿色屏障”的林海到“绿浪翻滚”的草原,从林草修复项目系统建设到筑牢灾害监测防治屏障,大庆用五年时间绘就了“三个城市”的生态底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扛牢林草资源保护修复政治责任,接续谋划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让油城的绿色之意更浓、生态之基更稳,在筑牢我省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上再立新功。”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韩冰)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