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经济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任务部署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如何更好地释放消费需求,激发长期可持续的内需增长动力?
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提速加力。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引擎之一,全方位扩大内需,不仅仅是大力提振消费,更需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形成有效需求牵引高水平供给、高水平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的良性循环。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扩大内需所需要的商品、服务和要素的跨地区的流动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能够得到更加顺畅快捷的释放,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扩大内需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并且内需的持续扩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优质供给的增加以及规则的不断完善。
专家认为,区域联动正在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路径。2025年以来,苏超联赛、成都世运会等赛事经济带动了跨地区、跨行业的消费热情,“票根经济”则串联起了不同的消费场景。跨区域联动促销、跨领域交叉消费的背后,也是对区域协同治理与公共服务机制的考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研究员魏翔表示,区域联动,不仅仅是营销方面,营销背后实质上是区域大市场它在规则、知识共享以及生产要素方面的统一。比如成都的运动场馆在比赛以后可能不太好利用,但是通过城际之间的比赛、演唱会的联动,成本是两个城市来承担,两个城市共同构筑这个市场,会起到1+1>2的收益。
旅游经济、赛事经济、情绪消费等市场的火热,的确带来了集中的增长效应。然而,如何把阶段性的短期消费热情转化为稳定、可持续的消费增长动力,进而形成长期的内需,是更关键的挑战。
赵萍表示,扩大内需要聚焦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的构建来进一步发力,通过促进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使居民能够有更足够的收入能消费;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老百姓敢消费;通过完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使消费者愿意消费。
魏翔:宏观多样化 微观专业化 生态位消费或成新蓝海
专家认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处推进,消费领域将趋向“宏观的多样化”和“微观的专业化”,“生态位”消费将会成为未来的蓝海。
魏翔介绍,所谓的“生态位”的消费就是由于商品种类非常多,很多家庭愿意坐房车旅行,年年都开着房车去旅行,消费者的旅行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希望在这个消费领域里尽情享受到这个消费最极致的东西,而时间是稀缺的。宏观的多样化会带来微观消费的专业化和执着性,这就为未来一些企业和业态提供了强烈的启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