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申公豹代购”还藏了哪些秘密

发布时间: 2025-04-30 11:10: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站到聚光灯下,意味着要被周身打量,每个毛孔都不会被放过。

  对于《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过硬产品来说,很欢迎这种“凝视”,好像在说:“你查吧,你挖吧,我全身都是宝,欢迎。”

  于是,有人挖出了中医药这条暗线。

  影片中,申公豹代购的药材清单、莲藕重塑肉身的隐喻、魔丸灵珠的阴阳平衡等细节,不仅为剧情增添了合理性,更借助不断高企的票房,将中医药文化推向了大众视野,甚至是全球视野。这场魔童与本草的相遇,既是中医药文化的光影绽放,也揭示了传统医学作为创作素材的深厚潜力。

  中医药本来就是融于中国人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之中的。与之相应,其在电影中的出现,也毫不做作与刻意,非常自然。那是陈塘关百姓受难后,李靖列出了一份药材清单(三七、冰片、红花、当归等十味中药)。这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精准对应跌打损伤的临床需求。

  三七,被誉为“伤科圣药”,擅长止血化瘀;冰片能消肿止痛,常用于外伤治疗;血竭则有助于生肌敛疮……这些中药材的选择既承应剧情逻辑,还符合古人实际,又暗含中医药“辨证施治”的特点。影片通过这一桥段,“润物细无声”地向观众传递了中医药在急救与日常保健中的实用价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是阴阳学说,而影片的角色设定与其深度交织。双男主——哪吒与敖丙的“魔丸”与“灵珠”属性就是二元对立,符合中医阴阳学说中“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平衡观。这种符号化的处理,将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语言,使观众在奇幻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或加深了传统文化熏陶。

  中医药与神话传说本就同根同源,同属于中华文化体系。《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爆火提示我们,中医药文化在当下的复兴,需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主创团队对药材的考据、对中医理论的化用,本质上是对传统的深度理解与创造性转化。未来创作中,若能进一步挖掘中医药的叙事潜力——比如以《本草纲目》为蓝本构建奇幻世界,以名医名方为原型开发历史剧——或许能开辟出“中医药IP”的新赛道。

  所以说,申公豹代购的药单,既是拯救陈塘关的希望,也是中医药文化叩击时代大门的敲门砖,证明了传统中医药绝非博物馆中的标本,而是活态的、生命力旺盛的、充满叙事张力的文化基因。当更多创作者以敬畏之心开掘这座富矿,中医药定将如哪吒般,在当代社会中完成自己的“逆天改命”。

  事实上,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了。所谓医随国运,一部春节档电影里蕴含着这么多中医药元素,说明主创人员从一开始就是在认真对待这份遗产,说明中医药经过多年守正创新,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电影没上映前,没有经过市场检验前,谁也不知道它的成色如何,网上一些流行时尚元素、流量密码会不会比这些三七、当归要好一些呢?实践证明,这种流量诱惑势必会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面前败下阵来。

  中医药曾经被认为很老土,还一度面临存废之争。即便今天,也还有不少人不太愿意相信它。可我国影史票房第一的电影就这么大大方方地用现代语言讲述了中医中药故事,这不是文化自信是什么?因此,与其说是中医药借助哪吒走向了世界,毋宁说是世界借着哪吒进一步认识了中医药,进一步认识了中国。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苦黄连”带来“甜日子”

    在石柱县,像陈福龙这样的黄连种植户有1.1万余户,全县常年黄连在地面积约5.8万亩,年产量3000吨以上,黄连成了乡亲们的致富产业。 [详细]
  • 中医药成为守护群众健康重要力量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健康”专题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对该局在中医馆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 [详细]
  • 让传统医药造福世界

    12月3日至4日,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是传统医药领域的学术盛会,必将对促进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