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致敬英雄和先锋——高原上的丰碑(一)

发布时间: 2019-09-28 19:20: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此期间,中华民族涌现出了无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的英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不乏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各族群众福祉而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忘我奉献的英雄与先锋。“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让我们致敬英雄与先锋,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不负新时代 、迈向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草原英雄”布德:“仇敌挖去了我的眼睛,但我还有耳朵听党的话,还有手干革命,还有腿走社会主义道路!”

  布德是1959年西藏平息叛乱、民主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草原英雄”。1959年,巴青县红旗林场工人布德在给上级送告急信途中不幸落入叛匪魔掌,为保守机密,他把信件嚼碎吞进肚里。叛匪对他进行了酷刑鞭挞,并让马拖着他飞跑,甚至挖去了他的双眼,又用烧得滚烫的酥油浇在他的眼眶里……但他宁死不屈、一字未吐。图中一排左二为布德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死也要死在珠穆朗玛顶峰上!”

  1960年5月25日,任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突击队长的王富洲与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人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将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由于冻伤,王富洲失去了右手4根手指的两截指关节和3个脚趾;屈银华失去了4个脚趾。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让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地球之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为世界登山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图为毛泽东主席和藏族登山运动员贡布握手 图片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国旗老阿妈”次仁曲珍:“你们方便的话就送我一面新的国旗吧。”

  1910年出生于现在西藏日喀则聂拉木县樟木镇邦村的次仁曲珍,曾是挣扎在悬崖边上的背夫,受尽了旧西藏头人的欺压与折磨。自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她每天坚持在自家院内升国旗直至年逾百岁。这位夏尔巴老人说:“党在我心中就像太阳一样,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感情。”当得知次仁曲珍老阿妈希望有一面大国旗时,2009年3月28日,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将一面天安门国旗赠送给了次仁曲珍。2013年3月9日,次仁曲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103岁。图为次仁曲珍迎来了她一直盼望着的国旗 图片来源:中华儿女 青联刊

  才旦卓玛:“《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对党的感情永远不会变的。”

  才旦卓玛,1937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才旦卓玛从农奴的女儿到人民艺术家,从18岁到耄耋之年,她扎根西藏,不但走遍了雪域高原上的大小村落,将欢笑带给了家乡人民;还去往30多个国家,将《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辉》……优美的歌声带到了五大洲。才旦卓玛说,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一路歌唱,她将自己对党、对西藏、对人民的爱都蕴含在歌声中。图为才旦卓玛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康巴卫视网

  国测一大队:“不管时代怎么变,无论社会怎么冲击,国测一大队的魂始终都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是一支长期从事大地、工程、精密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开发和研究的甲级测绘单位。截至2015年,队员6次开展珠穆朗玛峰测量、2次赴南极测量、3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28次进驻内蒙古荒原,徒步行程5700多万公里。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重力测量测绘等工作。国测一大队共有46名队员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图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 图片来源:央广网

  “爱民模范”洛桑单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洛桑单增7岁沦为庄园奴隶,9岁入色拉寺当扎巴,直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才获得翻身解放进入西藏军区营建工程队,成为新西藏第一代工人。1974年12月30日,为抢救拉萨市吉曲河畔一名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生前曾18次奋不顾身抢救战友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多次立功受奖。1975年5月28日,中央军委追授他“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绘制:仓小宝

  “国医大师”强巴赤列:“病人满足了,起效果了,药开得好,我就很高兴。”

  1929年,强巴赤列生于西藏拉萨一个藏医世家,他是我国杰出的藏医学家和天文历算专家,先后跻身于国家级医疗专家和“中国百名杰出科学家”行列。他为西藏藏医学校编写了基础学、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等11门课程的教材,被公认为藏医史上第一部用现代科学观点系统描绘和总结藏医奥秘的著作。他还对藏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巨著《四部医典》提出了得到同行普遍认同的独到见解。因长时间伏案研读典籍,导致了他双目失明,然而,他却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图为强巴赤列在台湾讲学 图片来源:图说百年西藏 摄影:廖东凡 翻拍:刘莉

  扎巴:“在旧社会我是个穷要饭的,今天当了国家的主人,我要更加努力地说唱格萨尔,来报答这份恩情。”

  扎巴是藏族格萨尔说唱艺人的杰出代表,他出身农奴。新中国成立后,扎巴从昔日的“乞丐”变成了“国宝”,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说唱《格萨尔》。扎巴的说唱录音近千小时,共计26部。他留下的资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系统的一个艺人说唱本。图为1981年西藏自治区格萨尔抢救小组的同志在录制扎巴(中)的演唱,出版成书 图片来源:图说百年西藏 翻拍:周晶

  “穷棒子”互助组领头人次仁拉姆:“我从一无所有的朗生翻身做主人,过上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成长为国家干部,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带给我们藏族人民的……”

  次仁拉姆1926年出生在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桑昂区的一个破牛棚里,从6岁开始就给领主当朗生(农奴),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在西藏民主改革后,她带领11户朗生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全部由朗生组成的互助组,他们齐心协力、脱贫致富,被誉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次仁拉姆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图为次仁拉姆 摄影:车刚

  中国著名女登山家潘多:“你是4亿妇女的代表,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

  她于1975年5月27日和8位男队友冒着零下30℃的极寒和重重危险,向珠峰发起冲击。北京时间当天14时30分左右,潘多成功登上珠峰最高点。那一年,潘多37岁,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被誉为“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图为潘多 图片来源:山西晚报(中国西藏网 综合/周晶 田晋芳)

(责编: 谭永旭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