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从《南京条约》到习近平高规格访英 中国绝不再被碾压

发布时间: 2015-10-20 09:32:18 来源: 中国西藏网

  10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携夫人彭丽媛赴英,进行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两国媒体早已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预热报道:入住白金汉宫,103响礼炮,英国王室作陪……英方对习主席接待规格之高既是礼貌,也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


2015年初,习近平会见英国威廉王子来源:新华社

  繁华盛景之下,笔者想起的却是115年前,八国联军进京的铁蹄下,那位西逃的皇室妇人仓皇凄凉的背影。百年已过,两相对比,既唏嘘不已,又扬眉吐气!


 慈禧太后与宫女 资料图片 

  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近代史”的直观认知,从鸦片战争开始。彼时大英帝国的热枪大炮撕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启了百年的中华耻辱史、战争史,同时也是奋斗史。

  从鸦片战争至今,中英关系“相爱相杀”,“理不断剪还乱”。庆幸的是,“相杀”已是历史,“相爱”才是主流。纵观中英关系,以双方签署的几个条约/声明为引线,可略窥得其中演变。

  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积弱的中国被大英帝国碾压的发端,是古老文明被资本主义打的第一大板。

  如果说《南京条约》是侵华开端,那么《中英藏印条约》就是英国势力深入中国战略腹地的结果。从18世纪70年代起,英属印度就已开始寻找打开中国西藏门户的通路。1888年,英国以藏兵“阻塞商路”为由,发动了侵藏战争。1890317日,当时的清政府被迫在加尔各答正式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从此,哲孟雄(今印度锡金邦)完全脱离中国,为英印进一步侵略西藏铺设了道路。

  百年来,命运多舛的中国在外交关系上始终处于弱势。虽然是二战战胜国之一,但在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国际新秩序下,中国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仍受到大国的宰制。中国真正意义上在对英关系中不再处于下风,是在香港问题上的坚持,并最终取得胜利。

  19841219日,经过两年22轮的艰难谈判,中英两国政府在中国北京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

(责编: 韩璐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