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把扶贫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
对于“深度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在3月7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要实现一个人不掉队,一个民族不能少的目标,现在比较担心的还是深度贫困地区。主要难在以下几种地区:一是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二是深度贫困县,据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最困难的20%的贫困县所做的分析,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县均贫困人口近3万人,分布在14个省区。三是贫困村,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四分之三的村无合作经济组织,三分之二的村无集体经济,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
据悉,中央对“三区三州”将给予重点的支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加大对这些深度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力度。
刘永富针对增强扶贫攻坚力度问题表示,一是要制定这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时间表、线路图,包括采取什么措施,上哪些项目,规划制定工作在去年底已经基本完成。二是中央和省级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支持。包括东部地区帮助西部地区,也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比如说新增加的资金主要向这些深度的贫困地区投入。三是要加强监测监控,对贫困发生率18%以上的县,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村,各地和扶贫办都要加强监测监控,发现工作不到位的,有可能完不成任务的,提早做工作,防止最后出现死角。
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面临点多面广、基础薄弱、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等严峻挑战。西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陆华东介绍,西藏高寒缺氧,自然灾害多发,贫困人口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返贫压力大。
西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援藏扶贫”的“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确保扶贫工作覆盖所有贫困地区,扶贫成果惠及所有贫困人口。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西藏贫困基本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的阶段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脱贫攻坚也从面上帮扶为主,转入到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阶段。
西藏自治区2017年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吹响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会议提出,要把资金和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村、特困群体倾斜。据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西藏贫困人口数量由86万人下降到33万人,贫困人口减少了5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2.33%下降到12.4%。
据介绍,西藏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将有“四个转变”,从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转变,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转变,从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性和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从注重完成脱贫目标向更加注重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转变。(中国西藏网 文/索朗加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