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习近平总书记北大重要讲话在各民族高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 2018-05-04 10:09: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暮春时节,惠风习习,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嘱托回荡在中华大地。

  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民族院校的各族青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关怀:青年备受鼓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

  对此,西南民族大学团委专职干部杜娟(白族)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亲切关怀青年发展、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出席青年活动,给青年写信回信,与青年座谈交流,我作为青年工作者倍感鼓舞,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族团员青年头脑,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活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团员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让担当奉献贯穿于火热的青春实践中。”

  总书记的这番讲话让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丹珍央金(藏族)感同身受:“又到了一年之中的五四青年节,转眼间我也成为了一名即将要毕业的研究生,作为一名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藏族学生,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说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为之付出更为艰巨艰苦的努力。作为即将面向社会,面向祖国未来的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总书记不仅以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指引祖国的美好未来,更激励我们要脚踏实地,本着艰苦卓绝的精神面对祖国新时代的挑战。”

  在学习总书记讲话时,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左曜洲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立志、求真、力行的四点希望,鼓励广大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而我选择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作为西南民族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前往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这个红军走过的大草原开展了一年的志愿服务。在支教的过程中,每每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一段‘如果去不了大学,那就扎根这片田野,为群众服务吧!’,又会重新燃起斗志,继续为祖国西部基层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用不长的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不仅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红军长征精神的致敬,也是实现新一代青年的青春誓言,努力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热纳提•热黑木江(维吾尔族)表示:“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充满温暖而催人奋进的力量,作为一名在民族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研究生,今后我将继续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奉献中收获感动,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努力弘扬中国精神,为构筑中国力量注入青春动能。用奋斗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常华仁(壮族)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又一次指引一代青年人的发展方向。时代召唤逐梦人,青年人多做事少表态,让实干成为青年标签,筑牢成长根基;点滴小事彰显青年担当,做好当下,展望未来我们才会信心倍增。伟大的中国梦实现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勤于奋斗,将人生的基础打牢,团结各民族同胞共同奋进,这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和品质。理想关乎到一个人成功的方向,坚持是通往成功的不竭动力,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我们要从现在出发,从一点一滴行动,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追求人生理想,让青春不负韶华。”

  办学:抓住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对此,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教师胡巧竞(藏族)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指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这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民族高校尤其是藏学学院的教师,我们立德树人的对象就是各民族学子,我深刻认识到应当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书育人的初心,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同时,教师素质直接决定培养人才的水平,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努力使得自身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为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刘利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向全国各族青年,向全国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我感到很振奋!”学习了总书记提出的高校办学三项基本工作后,刘利认为,对于位于边疆地区的云南民族大学来说,云南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直是艺术专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素材和创作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身处的环境就是与原生态民族艺术很近的一个大空间,在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民族院校的大学生不但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有大量机会到田野、民间收集、学习民族民间技艺,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教学进行“活态”传承和创新,丰富了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民族民间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培养了有民族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觉的人才。

  希望:殷殷嘱托引共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4点要求。四年后,总书记又在燕园向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四点希望。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本科生圈舒悦(藏族)对这四点希望产生了共鸣:“作为大三的在校大学生,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开始萦绕在自己心头,青年,是奋斗的年纪,可是为何而奋斗呢?总书记在北大的讲话让我更加坚定信念,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应该是一个合格青年的样子,也是一个人一生要坚守与修行的准则。”圈舒悦认为,作为一名中央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学子,觉得自己身负搞好民族团结的担子,想要让我们的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共同筑梦新时代新篇章,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学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投身于民族团结伟大事业中去。

  圈舒悦说:“在中央民大,每天接受着‘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校训的洗礼,每天感受着不同民族优秀的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让我明白了少数民族青年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藏族学子,学习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发掘民族文化瑰宝对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对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作用;同时,将在学校学习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带回家乡,为民族地区注入新鲜、先进的血液也是刻不容缓的;这两点是我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也是自己和广大少数民族青年在将来投身于工作岗位后需要牢牢铭记的!”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郭帆对总书记提出的“力行”印象深刻。郭帆认为,子曰:“闻斯行之”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有什么想法,都应当立刻付诸行动,在“知”和“行”的关系上,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切忌知行分离。郭帆说:“对于我们西藏民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讲话中的教导,秉承母校‘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深刻认识总书记强调的‘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的重要性,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踏实做事,点滴的努力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正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只要脚踏实地的做事,就一定会有应得的收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正在西藏山南支教的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任鹏飞(回族)在学习总书记讲话后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动力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对青年和教育的殷切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我充分认识到青年志愿者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进步,才能收获成长。同时我们还应切实地将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学习到的精神转化为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和实践育人工作的强大动力,认真做好志愿服务的本职工作,做‘有理想、有担当’,‘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人,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中实现青春梦,在新时代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悦笙)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