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匠人之乡”——嘎玛乡
中国西藏网讯 从昌都市出发,沿着澜沧江支流扎曲河谷一路向北行驶约120公里,便到达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嘎玛乡民族手工业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是远近闻名的“匠人之乡”,嘎玛民族手工艺包括:唐卡、佛像、其他宗教用品、服饰佩饰、生活用品打造,玛尼石雕刻等。在嘎玛乡,几乎家家有工匠,户户有传人。拜师学艺,蔚然成风。人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技艺的熏陶,男孩约满7、8岁就开始学习民族手工业生产。
图为藏入深闺的嘎玛乡 摄影:李元梅
图为藏入深闺的嘎玛乡 摄影:陈卫国
图为嘎玛乡美景 摄影:李元梅
图为嘎玛乡湛蓝的天空 摄影:陈卫国
图为嘎玛乡老艺人嘎玛德勒向记者介绍正在制作中的唐卡 摄影:王淑
图为嘎玛乡手工艺人顿珠罗布正在打磨佛像头部 摄影:陈卫国
图为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 摄影:王淑
图为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 摄影:贾华加
嘎玛乡民族手工艺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过去受到思想观念的束缚,当地居民多以家庭式作坊为生产主导,加之当地“传男不传女”的风俗,严重制约了发展。随着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大力宣传,从转变群众观念入手引导和支持嘎玛乡民族手工业发展,目前嘎玛乡民族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生产方式也逐渐由家庭作坊式生产向集中生产转变。通过手艺传承,很多困难群众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贾华加)
-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始于此
西藏昌都古刹嘎玛寺是藏传佛教历史上开创活佛转世系统的第一寺,它对藏传佛教采用活佛转世来确定宗教首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详细] -
【新时代•藏东明珠】寻访唐卡技艺的坚守者嘎玛德勒:一念清净,一笔清净
在一个由技术催生的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逐渐远离大地,远离自然,走向商品的物质世界,传统的手工艺人却沐浴着自然的恩赐,坚守自己的“本心”,以匠心、匠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详细] -
【新时代•藏东明珠】精美佛像是如何锻造出来的?
在西藏昌都市嘎玛乡里土村,“嘎仓玛”家族传承着精湛的佛像锻造技艺。作为西藏自治区级的金属佛像锻造技艺传承人,顿珠罗布以佛头打铸为例向记者展示了打铸佛像的基本工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