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住上新房子洗上热水澡 小村里一个8口之家的脱贫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18-06-16 18:0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巴登益西和陈旺正在一起搬砖 

       中国西藏网讯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泥巴乡次郎村的5月气候宜人,这天,该村通过公益性岗位、挖虫草、集体经济分红等已经脱贫的巴登益西和次郎村第一书记陈旺在院坝里正在搬建浴室剩下的空心砖。“现在在自己家就可以洗热水澡了,再等一段时间院坝里种的花就开了,感觉自己生活越来越美了!”巴登益西说起家里越过越美的日子,开心地笑了。 

  遇见你,从此就看见了幸福 

  对于巴登益西一家来说,陈旺的出现,毫无疑问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陈旺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带来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带来了巴登益西一家人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巴登益西是次郎村贫困户中普通的一户,对于他来说,一个男人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家里一共8口人,媳妇日常照顾家里的3位老人和3个幼小的孩子已经非常忙碌了,那么,一大家人的生活来源就只能靠他一人来努力了。 

   

  图为巴登益西家修新房子时的场面 

  “以前我家的房子是危房,房子又旧又烂,电线全部乱七八糟缠到一起,东西也乱七八糟没的地方放,厕所也只是在门口挖了个小坑。现在这个大房子在以前根本就是不敢想的。新家的电线也整好了。”巴登益西说。在巴登益西崭新的家中,屋内窗明几净,前院新建了洗澡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屋外的院子里也种起了花花草草,让新家多了几分雅致。 

  陈旺回忆,初到巴登益西家的时候,房子里面到处都在漏雨,屋里也没啥东西,“一家老小大冷天的穿得很单薄,第一眼看到心里就一阵酸楚,真的觉得贫困啊!”巴登益西家的情况令陈旺触摸到了真实的贫困,令他感到脱贫攻坚真的迫在眉睫,而且任重而道远。 

  助脱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落实,陈旺等驻村工作组成员根据次郎村全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按照“五个一”帮扶措施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将巴登益西等贫困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异地搬迁建房对象,组织他们参加次郎村黑青稞种植农民合作社,协助参加村级集体经济“飞地”模式产业分红,并将巴登益西安置到村公益性岗位。  

  陈旺扳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巴登益西家参加村里的黑青稞合作社每年能分红2027元左右,‘飞地’模式产业每年能分红3200元;公益性岗位每年6000元工资。另外,他们家还享受国家转移性收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每年12000元左右,通过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以后,巴登益西不再无所事事,而是在村附近工地打零工,一个月能挣1550元,加起来,全家每年的收入在35000元左右,维持正常的生活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图为巴登益西在新家与陈旺等话家常 

  生活有了奔头的巴登益西真诚地说:“感谢国家,感谢党和政府,这三年来我们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上了好房子,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真的变好了。” 

  “看到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心里面特别高兴,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心与心的交流把我们拉得越来越近。”在陈旺看来,帮助巴登益西这样的贫困户脱贫,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同志来说,看到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心里的担子才算轻一点。” 

   据了解,近年来,炉霍县泥巴乡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元化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加强水利、交通等“六大战略”的推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通过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社会帮扶等多种方式,对次郎村全村9户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2017年11月,经过省州县评估验收,该村成为炉霍县脱贫摘帽村之一。(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艾翁 张军坤) 

(责编: 赵钊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