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西藏在行动
中国西藏网讯 2018年,我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图为纳木措。摄影:陈卫国
西藏被视为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西藏各地市积极开展各项环保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图为环保志愿者准备骑行。
2018年,拉萨市将开展为期27天的 “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包括“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六•五”环保一条街主题宣传、“绿色骑行、低碳生活”公益宣传、“禁白”宣传、“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县(区)宣传、考试防噪等六项活动。
图为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摄影:秦胜瑞
2018年,日喀则市将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多措实施“无树村”“无树户”消除行动,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进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
图为鲁朗污水处理厂。摄影:噶哇扎西
近日,林芝市组织多家单位,举行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呼吁广大干部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齐心协力为建设美丽林芝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作出贡献。
图为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吉雄社区的德吉新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摄影:陈卫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南市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如今的山南,满目皆绿,一幅幅青山绿水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为航拍镜头下的岗托村。摄影:陈卫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市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建设“两屏两区五地一通道”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谋划、统筹落实,坚定不移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
措那湖。摄影:许娜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那曲环保人一直在努力着。他们深刻地认识到那曲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关系,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执法监督,坚决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那曲建设。
图为海拔3900米以上的阿里普兰县公路两边的绿化建设。摄影:噶哇扎西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里地区以保持环境质量良好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阿里保持着天蓝、地绿、水清。守护美丽家园,绘就生态画卷。如今,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张天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牢记中央重托,多措并举保护生态环境。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取得显著成效,美丽西藏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中国西藏网 记者/陈卫国)
-
国内首个高山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
1953年,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盖成为首批成功登顶珠峰的人,距今已有65年。[详细] -
植树造林把雪域高原建设得更绿更美
拉萨大力实施的“树上山”工程造林绿化保存面积达3323亩,成活率达75%以上,在西藏自治区全区实现了海拔3900米以上山体人工造林零的突破。2018年,又启动了“绿色围城”工程,继续推进南北山山体造林绿化工程。[详细] -
青藏高原上这几处地方 特别招鸟儿待见
拉萨市的拉萨河一带、拉鲁湿地、林周等地,山南市的雅鲁藏布江沿岸滩地、羊卓雍错一带,林芝的尼洋河和日喀则的年楚河流域,都是观赏过冬水鸟的好去处,常见的过冬水鸟有黑颈鹤、斑头雁、赤麻鸭、黄鸭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