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一幅湿地的野趣和谐景观展现在眼前:随风拂动的树木倒映在水中,水面时而可见鸟影掠过,清澈的水塘里,鱼儿游来游去,野鸭在嬉戏。也许没人能想象得到,这个风景秀美的池塘曾是烂泥塘。
图为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
虽处深秋,湿地公园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刷爆本地市民微信朋友圈的美景,让这座公园成了实实在在的“网红”。
“甘孜县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以雅砻湾生态湿地为核心,融休闲观光科普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打造了具有城市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多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甘孜县环林局负责人介绍,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幅员面积12768亩。近年来,甘孜县在雅砻湾(原水塘周围)实施了雅砻湿地保护工程,包括:水污染治理、植树造林、湿地恢复、水源地保护、小流域治理等项目,致力于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生态破坏,有效遏制湿地恶化,逐步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系列治理工作,对雅砻湿地范围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甘孜县投入1000万元,打造珠牡圣湖,现已完成植被恢复800亩,人工种草1146亩,扩湖 656亩,生态驳岸850米,修建巡护道路6公里、白塔一座、石拱桥一座,架空栈道一条。随着不断改造升级,湿地公园现已成为甘孜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图为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的美丽不仅在于绚丽多彩的景色,更在于其生物多样性。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甘孜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湿地:开展湿地生态监测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出台了《雅砻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安排公益性岗位8个,专门从事公园的管护工作。
图为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
“雅砻湿地公园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健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甘孜县环林局负责人说,“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及其周边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浓厚的人文资源,全面发挥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提高广大群众和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图为湿地公园一隅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生态湿地将被打造成汇集山水林湖草于一体的景观,形成“湖中有岛,岛上有林,林中有鸟,水中有鱼,栈桥交错,人影穿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让市民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将湿地打造成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品牌,提高生态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国西藏网 文/余应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