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随着元旦、春节和藏历新年的临近,工程建设领域又将迎来工程款、工资款的结算高峰,欠薪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充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西藏人社部门探索建立用工实名制和工资银行代发制度,力争明年全面推开并实现全覆盖。
图为祁某等14名农民工为西藏自治区人社厅送锦旗。
今年9月19日,祁某等14 名农民工向西藏自治区人社厅投诉,称回家过年却未拿到劳动工资。收到祁某等人的投诉后,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劳动监察局第一时间派专人介入调查,经核实,某建工集团工地劳务分包包工头秦某因为工地未完工,未能及时拨付工程款,造成拖欠祁某等14人的工资5万元整。为此,劳动监察局办案人员对祁某、秦某等人进行了耐心疏导和法制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工资支付书面协议。
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劳动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10月,西藏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0993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521件,其中办结案件1515件,督促用人单位与10873余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为1.4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85亿元。
一直以来,西藏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自《2017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出台后,由西藏自治区人社部门牵头的西藏自治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方案并对七市(地)考评打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16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在保证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负责后期监管工作,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梳理隐患,研判形势,统筹协调,妥善处理欠薪问题。
为全方位保障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西藏人社部门创新举措,畅通投诉渠道,设立12333热线电话,并开设接待窗口,对举报投诉即接即办。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即移送公安等部门。西藏人社部门与法律援助中心无缝对接,设立绿色通道,无偿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工收集相关证据,引导讨薪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劳资纠纷。
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西藏人社部门探索建立用工实名制和工资银行代发制度。目前,该项工作的试点正在积极推行中,力争明年全面推开并实现全覆盖。(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二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