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北京市民在选购来自受援地区的农特产品。 图片由北京扶贫协作支援合作办提供
“北京投入真金白银,带来了先进理念,把总书记对贫困地区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把首都人民的深情厚谊融入贫困家庭,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决战贫困、实现小康的必胜信念。”“北京市把对口支援西藏拉萨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和分内事,用心用情用力,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人才,建设一大批优质民生项目,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交往交融活动,对此西藏人民永远感恩铭记!”
“万水千山总关情”,这些话语来自遥远的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的人民表达了他们对首都支援帮扶的感恩之情。
2018年,北京援建的西藏拉萨市两区两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一让人惊喜又骄傲的成绩,离不开北京全方位援助的努力。国家部署脱贫攻坚任务后,北京将援藏资金向深度贫困镇村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80%以上援藏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在拉萨扶贫领域投入资金达9.9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1个,成功助推4771户、187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据统计,2018全年北京市共安排支持西藏资金4.66亿元,其中支持拉萨资金3.6亿元、项目79个,支持昌都资金1.06亿元。
取得的成绩让人惊叹,几个关键词带你了解北京的援藏扶贫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关键词:顶层设计
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扶贫协作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靶子,以全方位动员充分发挥首都各方面资源优势为途径,从领导体制、政策支撑等方面加大了顶层设计,构建起扶贫协作四梁八柱。
2018年,“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冠以“扶贫”的名称,更加突出“扶贫”的职能。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2家增加到46家单位,全市16个区全部纳入成员单位。先后制定了4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体系。
关键词:全方位动员
北京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位推进扶贫协作工作。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东城、顺义、通州、门头沟区分别与当雄县、尼木县、城关区、堆龙德庆区结对帮扶,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了北京市区两级统分结合、乡镇街道主动对接、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实现了从“主动脉”相连到打通“毛细血管”的大循环。
图为拉萨——堆龙德庆区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北京市投入援藏资金5600万元,建设720栋高效日光温室。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和分红等方式共带动307户农牧民增收,每户种植2栋温室,户均纯收益2.8万元。图片由北京扶贫协作支援合作办提供
关键词:北京模式
北京积极整合教育、医疗、科技、市场等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北京特点的扶贫协作模式。
深化“组团式”教育扶贫。推动近百所学校与受援地区结对帮扶,开展“内涵式”、“融入式”跟岗培训,拉萨北京中学、北京实验中学等高考上线率达到100%。
开展“组团式”健康扶贫。依托市属22家“三甲医院”援派专家骨干力量,通过“医院带科室”、“专家带骨干”等组团式援建方式,打造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医疗服务品牌,帮助拉萨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取得突破,玉树州医疗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加强“先进实用性”科技扶贫。发挥科技在扶贫领域的牵引作用,推进拉萨、青海等中关村产业园建设,引导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专家提供先进实用技术援助。
图为成功接受白内障手术后,其美次仁小朋友在妈妈和医生的鼓励下试着睁开眼睛。来源:拉萨日报
推进“1+3+N”消费扶贫。建立以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实体为依托、“线上+线下+社会动员”销售模式和16区县、百店专柜等市场主体为支撑的“1+3+N”消费扶贫模式,拓宽扶贫产品进京销售渠道。
构建全面动员机制。扶贫支援“六个中心”建设,744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组织“大爱北京”活动募集资金……全面动员,构建大扶贫格局。
推动金融扶贫模式。与国开行、建行、工行等合作,以优惠利率、较长贷款期支持北京企业到贫困县发展产业。推动融易购、善融、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金融机构支持扶贫产品销售。
探索扶智扶志新模式。建设“四位一体”培训体系,提升扶贫脱贫能力。深化交流交往交融,《藏地彩虹》首次在拉萨场演出,并实施“百部优秀影视剧落千村进万家”工程,丰富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生活。
据北京市扶贫支援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95%的扶贫任务要在这一年完成,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北京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更过硬的作风,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涉及数据、图片由北京扶贫协作支援合作办及北京援藏指挥部等有关单位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