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食为政首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饭碗”问题

发布时间: 2019-03-15 10:2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图片来源:央视网截图

  中国西藏网讯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这既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一以贯之的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更是在当前复杂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对粮食安全的响鼓重锤。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图为2016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听取了基层代表有关农业问题的意见建议。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是执政者念兹在兹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10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是一个将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老百姓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以战略家视野审视中国人的“饭碗”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供给充足,有些品种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根本在土地 出路在科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实现产业兴旺,粮食安全是首责。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从战略上看待和把握粮食安全问题,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图为湖北农民面对丰收景象笑得合不拢嘴。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摄影:李锡军

  今年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上表示:“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要确保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这个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年要新增8000万亩以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只有先保证了耕地的面积与数量,才能再谈如何利用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我国名义上有20.4亿亩耕地,但真正需要保全的永久基本农田只有15.4亿亩。所以,要加大投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图为农民丰收场景。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以前说种庄稼要有“老把式”,但现在种庄稼也得讲“高科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藏粮于技”的重点是推进育种创新,加快选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扩大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范围,调动科研和企业的积极性。推进集成创新,集成组装一批分区域、分作物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

  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永远在路上,粮食安全永远在路上。(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