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3月26日,“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系列丛书”发布会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该系列丛书系统地阐述了民主改革在西藏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充分展示了民主改革60年以来西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研究梳理了西藏民主改革60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其中,正在编辑中的《西藏民主改革60年•文化卷》(以下简称《文化卷》),见证了社会主义文化在西藏的发展与繁荣。
图为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丛书部分编委会成员合影 摄影:陈卫国
西藏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博、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拥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1959年的民主改革,彻底打破了统治高原几百年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的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民主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也开启了文化大繁荣的序幕,从此,西藏文化进入社会主义新文化时期,具有了新内容,表现出新特点。
图为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系列丛书。摄影:孙健
由张云研究员主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位年轻学者参与撰写的《文化卷》,以文化形态为横,文化事业发展为纵,通过前后对比,全方位展现了新西藏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据参加《文化卷》撰写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班玛更珠介绍,《文化卷》重点体现了三个显著的特点:
重视前后对比,体现60年来西藏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
民主改革给西藏社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60年来西藏文化的发展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化卷》通过将上千年的文化积累发展与短短60年的文化飞速发展相互对比,直观地展现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为西藏文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严永山在研讨会上发言。摄影:陈卫国
比如语言文字方面。民主改革以前,西藏的教育被寺院垄断,文盲率居高不下,语言文字的发展相对缓慢。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宪法》和国家相关法律保障了公民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西藏自治区先后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等一系列规定、制度,切实保障了藏语文在西藏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经过60年的发展,古老的藏语言文字在新时期焕发着青春和活力,藏族语言文字从政府文件到法律条文、从教学用语到司法诉讼、从公共标识到媒体用语,几乎在社会各行业中都得到广泛使用并享受法律保障。双语教育模式下一批又一批掌握双语乃至多语种的高素质人才辈出,为继承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推进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析内在动因,总结60年来西藏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作为展示文化成就的主体部分,《文化卷》在对民主改革前后西藏文化发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就民主改革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做了分阶段的梳理和回顾,在不同阶段西藏文化的发展既有各自的时代特色,又有发展的连续性和接力性。
图为会议现场。摄影:孙健
比如西藏的文化艺术,与传统文艺相比,新时期的西藏文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产生了种种新变化,体现出种种新特征。比如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入学堂,成为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离开宫廷与庙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文艺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摆脱神学思想的枷锁,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指导思想;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最鲜明的主题。民主改革60年来,不同时期的诗歌、小说、散文、民间文学、藏戏、音乐、舞蹈、美术都借助时代之幸和社会之变,创作资源日新月异,创作队伍全面壮大,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担负起了新使命,具有了新特征。
探索发展规律,展望新时期西藏文化发展的美好前景
西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和不断丰富的,有着深厚的积淀,应该大力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积极推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卷》不但对民主改革以来西藏文化发展的成就进行了梳理,而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化发展规律展望了新时期西藏文化发展的前景。
比如藏医药在人才队伍建设、藏医药学的现代化、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既面临强大的挑战,又具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如西藏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既影响到西藏传统文化的命运,也关系到西藏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文化卷》提出,认真继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西藏与内地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吸取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创新,再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西藏新文化。显然,面对机遇与挑战,西藏文化必须迈出积极主动的一步,为自己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民主改革解放了百万农奴,也开启了西藏文化蓬勃发展的崭新时代。60年来,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根本保障下,西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日益繁荣,文化自信得到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得以普遍加强。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西藏文化在新时期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担负起伟大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部分资料由严永山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