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案》,到2022年,西藏将基本建成农牧业气象观测站网、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直通式服务覆盖8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成与“一县一业”相适应的系列“高原气候好产品”。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到2035年,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气象保障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建设、农牧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农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减贫的能力以及相适应的基础观测能力与全国同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围绕助力平安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等任务,《方案》提出,要增强农业气象有效供给,发展智慧气象,强化服务供给,创新供给方式;通过开展农牧区气象灾害监测全覆盖、预报信息发布全覆盖、气象灾害风险防控全覆盖等行动,以及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和组织体系、推进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标准化、加强应对乡村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策略研究等举措,强化农牧区防灾减灾。在生态气象保障服务方面,要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气象保障服务,增强农牧区人居环境建设气象服务供给,加强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推进高原生态资源价值升值气象服务。
《方案》还从强化组织领导、科技人才支撑、政策经费保障、发展机制和开放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就强化西藏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作出部署。(中国西藏网通讯员/查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