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砥砺奋进70年】青藏高原 敢教日月换新天——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李元梅 发布时间:2019-10-02 13:2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提到青藏高原,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里令人心旷神怡的草原、湖泊、森林、雪山、冰川,仿佛青藏高原的“盛世美颜”从古至今都是自然天成、亘古不变。但其实,今天的青藏高原,在发展的同时仍然能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仍然保持为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离不开国家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因此,青藏高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


图为雅鲁藏布江畔的护林员父子巡护林场 摄影:唐集晶


图为地处三江源腹地的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 摄影:赵耀

  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日益完善,高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颁布实施后,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等级体系、管理机构和功能区,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入快速稳定发展阶段。目前,青藏高原已经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55个(其中国家级41个、省级64个),面积达82.24万平方公里,约占高原总面积的31.63%,占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7.56%,基本涵盖了高原独特和脆弱生态系统及珍稀物种资源。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政府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6年,国家正式批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核心是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等。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将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图为卡若拉冰川 摄影:李杰

  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日益健全

  为监测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变化,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测体系,包括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高寒区地表过程与环境监测研究网络以及环保、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专业观测网络,形成了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目前分别建成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22个和19个、国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18个和11个。在一些重点区域,如三江源地区,相关部门构建了星—机—地生态综合立体监测与评估系统,建立了该区域时间序列最长、数据项最全的高质量数据库。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健全与数据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环境管理水平和效率大幅提升。

 
图为拉鲁湿地飞翔的候鸟和远处的布达拉宫 摄影:赵耀


图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草原上的藏野驴 摄影:赵耀


图为盛放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的绿绒蒿 摄影:赵耀

  生态退化得到有效控制

  青藏高原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在生态保育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得到控制,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一些重点生态工程区的生态功能全面好转。

  以高寒草地为例,由于气候变化和超载过牧等原因不断退化,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草地面积为82万平方公里。此后,随着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及草原鼠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陆续实施,青藏高原草地保育成效逐步显现。研究表明,1982-2009年,青藏高原草地覆盖度和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增加态势,草地覆盖度增加的区域约占草地总面积的47%,净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加的面积达32%以上。近10年来,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向好。

  同时,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与扩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明显标志。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黑颈鹤、藏羚羊、普氏原羚、野牦牛、马鹿、滇金丝猴等的个体数量正在稳步增加。

 
图为藏木水电站正面全貌 摄影:刘莉


图为青海德令哈50兆瓦电站全景图 图片由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绿色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近年来,青藏高原各省区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

  青藏高原多条大江大河流经高山峡谷,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以西藏为例,西藏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74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建成了多布、金河、直孔等中型水电站,至2017年年底,全区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7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容量的56.54%。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以青海为例,柴达木盆地实施了数个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群建设工程,打造国际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至2016年年底,青海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682万千瓦。

  与此同时,为保护脆弱生态环境,青藏高原各省区努力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保持良好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较高公众满意度的同时,努力探索绿色发展途径。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区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为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砥砺奋进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国西藏网 综合/李元梅)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