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一位知识分子对西藏的赤诚之爱:在藏七年 办不成这件事死不瞑目

王茜 发布时间:2019-10-02 18:2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71岁的罗广武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他做了一辈子政策理论研究和藏学研究工作,出版了众多相关书籍,即使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他说,“在部队15年,在党校任哲学教员3年,在中央统战部16年,工作的最后7年,是在世界屋脊西藏,在这片神奇的高天厚土中,为西藏人民服务”。现在要说的,就是他在藏7年记录西藏历史,见证西藏发展变迁的别样精彩。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战火中诞生,西藏这片雪域高原也迎来了新的曙光。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历经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创造了人间奇迹。

  在西藏社会的发展变迁中,有一位统战干部罗广武,曾用笔记录西藏历史变迁,用眼睛见证西藏日新月异的新变化,用脚步丈量西藏广袤大地。


图为罗广武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王茜

  “西藏独特的风光、民俗和历史,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我。我很想去深入研究。”在中央统战部工作了16年,论业务,罗广武已是公认的专家,他清楚自己的专长是民族、宗教问题研究,“西藏正是最能发挥我的专长并有所作为的地方。”于是,2001年他主动请缨从中央统战部调到西藏自治区党委工作,相信自己“剩下的7年还能干成一点事情”。

  到西藏后,作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罗广武的职责是分管党史研究、地方志编写和档案工作,并参加自治区的寺庙爱国主义教育领导小组的工作。他发挥优势和专长,笔耕不辍,为西藏文献研究、档案修复、文化传承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罗广武在西藏工作时负责出版的部分书籍、电视片 摄影:王茜

  审定数本重量级书籍:忠实记录西藏历史巨变

  罗广武在其负责出版的书籍中,忠实记录了西藏的历史变迁,从党中央对西藏政策的拟定到十八军进藏和平解放西藏,从民主改革的巨大成就到改革开放后的日新月异。

  被罗广武称为“第一件让自己颇感自豪的事情”,就是2005年和当时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主任沈学明共同负责出版了《西藏工作文献选编》。选收的文献,系统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重大决策,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史进程。

  “《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中有相当多的文献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诸如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指示、通知和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书信、电报,都能在这里查看。”罗广武说:“过去我们都是自己搜索,现在有了这么一本文献选编,非常便于学习,便于掌握。”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的另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大事记》(第一、二卷),以大量文献档案为依据,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了从1949 年至200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在和平解放西藏、平息叛乱、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所进行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它的编纂、审定,罗广武说,“将史实忠实、详尽地记录下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不光是给现在的人看,也是为了让后代们研究了解。”

  “还有一本分量很重的书是《解放西藏史》。”这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西藏军区原第一政委阴法唐牵头组织、策划很多年的一本书。在这本书接近终审的时候,阴法唐信任地对罗广武说:“你认为可以定稿就定稿了!”他深感责任重大。

  “当第四次校对后的书稿寄给我时,我在重新校对时发现500多页的书稿中有308处差错,当时非常恼火,认为如果这样出书是绝对不行的!”罗广武说,“这本书要如实反映西藏解放的历史经过,介绍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和其他各路解放军解放西藏的历史过程,不能出错。书稿经过我的手审定,我就要对它负责。于是,我就把需要更正之处一一标注清楚。”《解放西藏史》一书出版后反响非常好,这让罗广武倍感安慰。

  策划一部电视片:生动描绘西藏发展画卷

  宣传西藏历史、现实、发展,除了书籍,还有更易被广泛传播的影视资料。

  第一部全面反映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社会变迁的文献电视片《新西藏》以气势磅礴的画面,再现了新西藏波澜壮阔的历史,集中展现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巨大变化。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西藏自治区党委、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三家制作,由沈学明和罗广武两人负责策划、组织安排拍摄、审定的《新西藏》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括电视纪录片最高奖——金鹰奖。罗广武笑着说,“电视片共10集,每集50分钟,花了500万元,在大型文献电视片中算是最省钱的。”

  抢救百万件破损档案:恢复珍贵史料利在千秋

  新编地方志(简称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的、社会的各个方面真实情况的典籍,曾被誉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可是,在罗广武来到西藏分管地方志工作以前,西藏居然没有出版过一本新编地方志书籍。直到在全国地方志工作委员会的推动下,西藏才参加到编写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中来。

  新方志的编修,体例更加多样、内容涵盖面更加广泛丰富,为挖掘历史资料,全面、完整记录西藏地方史起到了重要作用。罗广武在7年中共组织编写、审定出版了30余部志书,其中不仅包括气象、环保、金融、邮电、公安等专业志,也包括昌都地区、林芝地区、拉萨市等地县志。

  新方志的编纂离不开档案资料,“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拥有历史档案300万件的馆藏量,是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1000万件)外,在各省、市、自治区中最大的,也是最具特色的。但是,馆内档案中有三分之一即100万件已严重破损。当务之急是采用一切技术手段,调动足够的人力物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破损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罗广武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完不成这项工程,就对不起西藏的历史,对不起子孙后代,也对不起西藏和祖国的档案事业。”

  于是,为了能使修复西藏历史档案的工程尽快提上日程,罗广武他竭尽全力奔走呼号,2008年,在罗广武退休之前,这项工程终于得以启动,国家每年拨付几百万元用于抢救修复破损档案。罗广武说:“过去我曾几次对档案馆的同志说,如果在我分管档案工作的多年中,办不成这件事,那就证明我太无能,我是死不瞑目的。现在看来,可以瞑目了。”


图为青藏铁路火车通过拉萨柳梧铁路大桥 拍摄:成卫东

  行万里路:见证西藏巨变

  罗广武几乎走遍了西藏7个地(市)的74个县(区)的山山水水,深入了解西藏的现实状况,总行程达5万公里以上。

  初到西藏,2001年首次下乡,罗广武去了那曲西部3县,前后5天,全程2000多公里。在海拔4750米的班戈县,由于缺氧,呼吸都感到困难,“手机没信号,我们住的招待所,连水都没有。”回想第一次下乡调研,罗广武不无感慨地说。离开班戈县去往尼玛县,行驶8个小时走了近500公里,“逢雪水融化,满是泥泞,汽车开不进去,只好直接进入县城外面的招待所。最难忘的是招待所的厕所。厕所紧贴院子北墙,地面跟院墙一样高,便坑的斜坡直通墙外,凛冽的北风猛吹进来。如厕几分钟,仿佛肠子都要冻僵。”他哭笑不得地说起这永生难忘的感觉。

  7年里,他奔驰在路上,感动于纳木错、冈仁波齐峰、鲁朗林海等山河湖泊的壮美,感慨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古格王国遗址等历史文化的厚重,也见证了西藏交通建设的辉煌成就,见证了西藏农牧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

  他感受过318国道、317国道、109国道、214国道、川藏商道(即茶马古道)的雄险,也在2006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通车运营后,见证西藏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他在阿里地区首府所在地狮泉河镇的一家饭馆里吃到了老北京涮羊肉,在赴昌都检查新农村建设时发现“无论是洛隆县还是在边坝县,都已不存在手机无信号的问题”……这些,与他刚到西藏时情况大不相同。

  罗广武一直为自己曾在西藏工作感到自豪,认为“为西藏人民服务,是人生一大幸事。在藏七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最无怨无悔的一页。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时,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会建设得越来越好。”(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责编: 刁怀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