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描绘了网络强国战略的清晰脉络。
互联网经过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这把“双刃剑”既为人类造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伤害”。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显示,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威胁,仅次于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也指出,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网络安全风险日趋复杂,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网络越发达,安全就越重要。如今,网络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每一个互联网用户权益的重大战略问题。
有了网络安全,才有国家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当前,世界范围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具有很大破坏性和杀伤力。诸如网络入侵、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分子或者敌对势力的非法入侵或破坏活动,严重威胁着电信、能源、交通、金融以及国防军事、行政管理等重要领域的基础设施安全,轻则损害个人或企业的利益,重则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被称为“第五主权空间”的网络空间不仅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和主阵地,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能否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当前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提供安全保障。
有了网络安全,才有社会发展
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互联网+”时代,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可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
以企业为例,据中国信通院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共有2898家从事网络安全业务的企业,新增企业数量为217家。当前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和产业蓬勃发展,这对网络安全产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一旦企业网络安全失去保障,就会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定会造成重大的损失,网络安全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命脉。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曾表示,“如果没有安全的保障,没有网络安全的改善,速度再快的信息化可能就是‘裸奔’,越快的数字化、信息化一旦被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国家举办各种关于网络安全的大型展示和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最新网络安全技术,还吸引更多资源、人才投身互联网产业,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网络安全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防火墙。
有了网络安全,才有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评论称,如果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是时代锻造的一把金钥匙,那么它首先打开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之门。
如今,绝大多数网络基础设施为民用设施,网络的应用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办公居家,还是出行餐饮,无论是国家建设还是社会治理,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30日在京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人,网民手机上网比例达99.1%。网民的背后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用户群体。
但是,近年来时常发生手机APP过度索权,网络造谣传谣,黑客病毒,盗版猖獗等网络安全事件,导致人民群众利益受损。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增强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感,才能让大家放心上网,享受互联网服务的快捷和便利。网络安全是为了每个网民,每个用户。同时,也要依靠网络之中的用户发挥主体作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更好地使用网络。
网络安全,大到国家主权小到个人利益都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维护网络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人人责无旁怠。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中国西藏网 文/王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