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019)在上海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科学研究,密切科研协作,推动科技进步,应对时代挑战。
近日来,科技话题的热度不断上升,10月16日,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17日,2019中关村论坛开幕;18日,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开幕;21日,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开幕;26日,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召开……而向重大科技活动或重大科技成就发贺信,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以及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
创新决胜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
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已是大势所趋。国际经济竞争甚至是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不断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们更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紧紧抓住、用好这一重大“机会窗口”。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连续三次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高度评价——“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充分肯定了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排头兵”位置。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存在一些丞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十分紧迫、重要。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健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评价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等,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让人才的根系更加发达,让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更加坚实,从而让中国的科技迈上新的台阶。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当今世界,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突破口,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要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在2019中关村论坛“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平行论坛上,提到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并“力争到2020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国,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到2050年,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无疑,吸纳海内外科创人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北京,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和中坚力量,担当着时代所赋予的越来越重要的使命。而这只是中国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的一个缩影。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科技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实现跨越。相信未来,中国将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凝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动世界科技发展,使科技创新更好服务于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西藏网 文/吴建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