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好风光、好日子 高山峡谷中门巴族人的新生活

发布时间: 2020-04-03 13:06: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勒布沟,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沟内有麻麻门巴民族乡(以下简称“麻麻乡”)、勒门巴民族乡(以下简称“勒乡”)、贡日门巴民族乡(以下简称“贡日乡”)、吉巴门巴民族乡(以下简称“吉巴乡”)。近年来西藏旅游事业的发展也让这里的绝世美景为众人熟知,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西藏旅游目的地。温润如春的气候、充沛的降水,高山峡谷、原始密林和众多野生动物吸引了一批批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


图为勒布沟风光 摄影:赵耀

  可这些令游客神往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却曾是生活在这里的门巴族人不可逾越的障碍。它阻隔了沟里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遮蔽了每一户人家。因为交通闭塞,贫穷曾经是这里难以改变的话题,山高、沟深、土地匮乏使村民们在勒布沟这个地方生存下去都很困难,村民们在极其有限的土地上,只能种植少许土豆和玉米,大部分时间,依赖编织竹制品来维持生活。


图为村民正在制作用于编织竹制品的竹子 摄影:赵耀

  在旧西藏,村民们换取食物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先上山砍伐竹子编织成筐、垫之类的竹制品,然后顺沟而上走5天到错那宗缴纳赋税、换取食盐,回到村子,还得向村里的头人进贡。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天。出发时要背5件竹制品,先后缴纳3次税赋,花费约20天的时间走路,除去路上的口粮最后得到的只有8、9 斤的粮食。如果中间有嘎厦的差役和村里头人的役使,村民们就难以养家糊口了。


图为白玛措姆家的老房子 图片由曲尼措姆提供

  从小生活在勒乡的白玛措姆也许对于祖辈那段艰辛的岁月并不了解,但小时候的生活却也让她记忆犹新。白玛措姆和父母妹妹生活在一栋90㎡的木石结构房子内,一楼是牲畜圈养棚,二楼住着一家四口,屋顶堆放着牲畜饲料,供人居住面积少得可怜,且条件十分简陋。沟内降水丰沛,阴雨连绵是常有的事情,再加之简陋的木石结构,屋顶漏雨严重,经常满屋子都是水。沟内土地稀少,可供耕种的更是少之又少,蔬菜极其匮乏,白玛措姆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吃臭奶渣果腹,很少炒菜。家里人生病了更是一件大事,乡里医院也只能治疗一些发烧感冒的小病,其他的病就要去到麻玛乡(勒布办事处)医院治疗,再不行就只能去县里或者是市里看病,道路艰辛很多小病就渐渐拖成了大病。


图为白玛措姆在工作中 图片由曲尼措姆提供

  2008年,读初中的白玛措姆沿着那条蜿蜒曲折的公路走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深山峡谷。由于交通不便,从那时起,白玛措姆只能每个学期结束才能回到家中。2014年,白玛措姆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从藏南峡谷走到了金城兰州。2018年大学毕业,白玛措姆回到了家乡那个梦开始的地方,用自己的所学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2019年,白玛措姆通过招聘成为了错那县贡日乡的一名乡村振兴专干。


图为如今通往勒布沟的公路 摄影:赵耀

  如今的勒乡,是白玛措姆梦中的样子。2016年,家里人贷款买了一辆拉货的小轿车,开起了商店;2017年妹妹考上了内地的大学;2018年,一家人从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开起了农家乐,一年的收入达2万元,母亲加入了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一年的收入达15000元。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曾经沉寂的勒布沟变得热闹了起来,勒乡家家户户做起了生意,开农家乐、开餐馆、开商店、卖茶叶、卖民族手工艺品,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图为如今的勒乡小康村 摄影:赵耀

  据勒乡副乡长曲尼措姆介绍,勒乡是西藏自治区首批20个新型特色小城镇项目示范点之一,项目2016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2018年2月竣工投入使用,农户自筹30万,村集体出资4万元,政府补助115700万元、群众贷款部分有政府贴息,贴息期限为5年,贷款11万元。教育方面,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农牧民子女实行了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医疗方面,已经做到村村有卫生室,并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报销比例根据参保个人选择缴纳60元、120元、250元档次,产生的合规医疗费用分别按60%、70%、90%的比例给予报销。


图为白玛措姆家的农家乐 图片由曲尼措姆提供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只有富了口袋,群众才能真正安家、安心、安乐。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的竣工搬迁,使这个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截至2019年年底,户年均收入6.5万元,群众全部脱贫。如今,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全乡上下精准发力,教育引导群众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逐步推进小康村后续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贤村旅游基础设施,满足游客衣食住行需求,吸引更多区内外游客,逐步让贤村百姓吃上旅游饭。”勒乡党总支书记李佳说道。

  图为勒乡村民正在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内采摘茶叶 摄影:赵耀

  曾经“守着好风景,过着苦日子”是勒乡的真实写照,如今“依靠好风光,过上好日子”是白玛措姆一辈人的真实生活。(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耀)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