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大山驻村见闻】朱巴龙人的教育观念

发布时间:2020-04-07 18:4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唐大山来到金沙江畔的藏东朱巴龙乡驻村。爱好文学的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悟,《大山驻村见闻》将给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发展变化图景,描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终于等来开学季。三月底,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来村委会开证明的学生越来越多。

  大体上分两拨,先是高三和九年级的学生开学,很快其他年级的学生也要背起书包走进学校。

  在驻村工作队的分工中,开证明是我的一项工作,这让我得以接触朱巴龙村在外就读的学生。

  在昌都市芒康县范围内的学校中,去盐井中学就读的居多,其次是去芒康县中学就读。盐井中学位于芒康县南部,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在藏东领先。

  读高中的学生,主要去昌都,那里有四所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同学龄段的孩子在拉萨、林芝或者四川巴塘等地就读。


图为在四川巴塘读七年级的扎西央宗(左)在家洗野菜 摄影:唐大山

  朱巴龙属半农半牧区,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我的想象。我多年前在芒康县北部的一个牧业村待过半年。当时为了控辍保学,我们把能想到的方法用尽了,效果也不理想。

  要说教育政策,西藏全区都是一样的,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退一万步讲,即使不成才,送孩子上学都是合算的,至少吃住不用家里负担。


图为朱巴龙乡中心小学上课前的孩子们 摄影:唐大山

  从全村现有的20多个大学生的情况推算,朱巴龙村的人们在享受15年免费教育之前就主动送孩子上学了。这是村民们的视野不同,对教育的认知不同的结果。当一些地方的家长被动送孩子入学时,朱巴龙村的人们早已主动出击。

  朱巴龙村地处金沙江畔,与四川巴塘为邻,318国道穿村而过,常得风气之先,对孩子的教育自然走在前列。

  有没有优惠政策,丝毫不影响他们送孩子上学的热情。当然,这么多的优惠政策送给教育,又对孩子的未来大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我想,要不了多少年,朱巴龙村定会愈加人才辈出。(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

(责编: 王智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