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四川壤塘:扶贫必先扶“智” 非遗传习所终成脱贫新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14 12:1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摄影:杨眉笑

  中国西藏网讯 “现在我们的藏陶已经远销浙江、上海和川内各地,销售订单已经签到了明年,十几名学员每天加紧制作还是供不应求。”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壤塘镇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时,教师孟兰自豪地告诉记者。

  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壤塘县依托良好生态、厚重文化和多彩民俗这笔最大“财富”,牢记脱贫攻坚这一最大使命,使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最重要的支柱,助推农牧民增收致富。


图为中壤塘觉囊文化中心(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财神居住的地方”却最为积贫积弱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地处川甘青结合部,阿坝州西部。壤塘虽然在藏语里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却是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中生产条件最差、经济最弱小、贫困程度较深、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县。

  幅员面积6863平方公里的壤塘县,共有44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3.3%;贫困户215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3%;贫困人口9583人,占农村人口的26.6%。总体呈现“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贫病叠加、难脱贫易返贫”的特征。


图为参加唐卡绘画课的学员(壤塘县委宣传部供图)

  扶贫必先扶“智” “文化强县”探索出扶贫新路径

  为了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壤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县”的目标,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以梵音、唐卡、藏戏、石刻等最具壤塘特色的非遗为核心,以非遗传习所、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以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通过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具有影响力的非遗文化品牌,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促使非遗生产性保护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出了壤塘文化扶贫新路径。

  事实上,在非遗传承演习所学习唐卡、藏戏、石刻等传统技艺的学员们,大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贫困群众。“让家境贫困、待业的本地青年掌握一门手艺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是壤塘县各级党政的初衷。

  为将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从2012年起,壤塘从扶持藏戏演出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到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石刻、陶艺、觉囊梵音、传统服饰、川西北民歌等,一大批民间技艺传承人重振信心、重拾技艺,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和投入。47个传习所有上千个就业岗位,为全县青少年和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传习所里制作的多项文化产品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部分农牧民实现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不离牧就能增收,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进行唐卡创作的学员摄影:戚宇

  不忘初心 非遗传习所建设保持原汁原味

  在传习所建设过程中,壤塘摒弃过度商业化模式,保留口口相授、手手相传的手工作坊生产形式,注重体现珍藏性、观赏性和宜居性,着力突出文化化、本地化、生活化,原汁原味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2016年壤塘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壤塘县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专门聘请西南民族大学的专家完成了《壤塘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5)》,聘请了四川省社科院编制完成了《壤塘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了壤塘文化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


图为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获得的各类证书摄影:杨眉笑

  有了文化产业还要名气。如今的壤塘,壤巴拉锅庄、赛马会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走进壤塘,体验壤塘原生态非遗文化。壤塘县计划通过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具有影响力的非遗文化品牌,提升壤塘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中有着特殊重要地位,更应集中优势兵力攻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链长、群众参与度高的产业,壤塘把文化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路径,充分发挥文化扶贫特殊功能,用文化充实精准扶贫内涵,走出一条“文化精准扶贫”新路,让文化扶贫为脱贫攻坚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眉笑)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别了,贫穷!——山南加查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4.jpg
    6月,雅鲁藏布江峡谷进入雨季高峰,但其律卓玛已不再对雨季的到来而提心吊胆——随着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展开,其律卓玛一家彻底告别住房漏雨危机。[详细]
  • 四川理塘:高原雪山下的篮球梦

    调整大小儿童学打篮球 2.jpg
    5月30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村戈乡芒康村的篮球场上,在县城二中读初二的四郎降措晃过防守伙伴后,一个漂亮的三大步上篮,球“唰”地一声顺利进了篮筐。四郎降措投进这个球之后,他高兴地对驻村队员竖起大拇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