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大山驻村见闻】川藏南线

发布时间:2020-08-07 22:3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唐大山来到金沙江畔的藏东朱巴龙乡驻村。爱好文学的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悟,《大山驻村见闻》将给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发展变化图景,描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从成都到拉萨的G318往往被称为川藏南线,因为多次途经川藏南线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芒康驻村,我对它的了解逐渐加深。

  途中感触较多的是三座桥:通麦大桥、怒江桥、金沙江大桥。

  第一次走在通麦大桥上,是2012年。没错,用双脚走过它,而且和所乘坐车辆保持一定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桥身的承重量。桥面铺满木板,栏杆是几根铁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很容易想起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2019年,当汽车通过迫龙江大桥穿越一条条隧道驶上通麦大桥时,我看到了位于侧下方的老桥。它是那么矮、那么小、那么窄,以前通过需十多分钟;如今在新桥上还没能看清周围的景物时,车子就一闪而过。

  那时人们驾车还未到达通麦大桥时,就担心会不会被堵在附近,如果遇上雨天,在泥泞的路上待两三天是常有的事。现在即使阴雨连绵,那种情形也不会出现,因为桥隧相连规避了烂路天堑。

  走川藏南线,不得不提怒江桥,特别是它旁边的水泥桥墩,里面永远昂立着一位修桥的解放军战士。因为意外,他被浇筑进水泥中,桥墩成为永恒的纪念碑。

  如今的怒江桥,离之前的老桥有些距离,不了解修桥历史或者不留心,往往看不到那位烈士的桥墩纪念碑。


图为怒江桥边的无名烈士桥墩纪念碑 摄影:唐大山

  为了修筑川藏路,部队和民工付出太多。当时叫康藏公路,平均一公里就有一位解放军战士牺牲,倒下的民工没有精准的统计数字。就像那位永远站立在怒江桥墩中的战士,他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连队、是哪里人、战友是谁,居然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才被称为无名烈士。当时,这样的无名烈士还有很多,无名民工也有很多。他们用身躯铺成路、架为桥,便利了千千万万的人,让无数车辆疾驰而过。

  2019年底,我来到金沙江畔的朱巴龙驻村,站在村委会门口即能看到金沙江大桥。


图为金沙江大桥抢通纪念碑 摄影:唐大山

  当地人说,这是座临时桥。我大惑不解。他指着远方的断桥说,你看,2018年金沙江堰塞湖洪灾前,那里有两座桥,洪水来了后桥被冲垮,水泥桥身被冲毁,断为几大截。朱巴龙是川藏南线的咽喉,金沙江上不能没有桥,武警部队快速建了座钢架桥应急。转眼间一年多时间过去了,2020年5月金沙江大桥项目部出现在岸边,两年后新桥将如彩虹般出现在川藏南线上。

  十八军进藏走了几个月的川藏线,今天以我所在的朱巴龙村为标记,自驾向东11小时即可到成都,自驾向西两天时间便能抵达拉萨。

  在不久的将来,广义的川藏线会为人们提供三种选择:空中直达、铁路观光、公路自驾。(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

(责编: 王智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