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援藏一时情一世

发布时间:2021-06-29 17:0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2010年春节过后,我与中国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开始完成共同的约定:那就是我们一同进藏去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新吉乡贫病牧女斯求卓玛来北京,帮助她切除脖子下悬挂了28年、重达5公斤的巨大肿瘤。

  3月28日,我和李一超从北京来到西藏接上斯求卓玛,在中国石化第五批援藏干部中的班戈县委副书记陈志清、常务副县长潘峰陪同下,乘上东去的火车。

  谈起中国石化的几名援藏干部,我得先从卓玛的“救命恩人”李一超说起。

  2002年7月,“老西藏”李本信、何蜀江之子李一超主动请缨,成为中国石化对口支援班戈县的第一批援藏干部。

  作为进军西藏的十八军老战士后代,曾在拉萨西藏军区“八·一”子弟学校读过书的李一超,一直视西藏为第二故乡。援藏对他来说,既是了却父母的西藏情缘,也是为“故乡”施展才华的难得机会。

  2002年8月,担任班戈县常务副县长的李一超上任两个月,即走访了全县6乡4镇和11个行政自然村。

  班戈县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与海南省陆地面积相当。在这里“下乡”即意味着对生命的挑战。

  一路上,李一超饿了啃自带的干粮,渴了喝矿泉水,呼吸特别困难时就吸一会儿氧气,以坚韧的毅力克服了在内地从未遇到过的困难。

  这一年的10月9日,李一超到新吉乡办事。归途中,大雪纷飞。在白茫茫的山坡上,李一超与新吉乡乡长多吉深一脚、浅一脚走进一座黑色牛毛帐篷,访贫问苦。

  掀开门帘的一刹那,李一超惊呆了。在这个不足十平米的低矮潮湿的帐篷里,一位身穿藏袍的中年妇女搂着一个女孩蜷缩在地上,妇女的脖子上长着一个像人头那么大的肿瘤,家庭十分贫困……

  这是李一超(右)陪同术后的斯求卓玛与藏医兼翻译旦增达色(左)一起在天安门广场游览(唐召明2010年5月1日摄)

  “我要好好照顾这对母女!”李一超暗下决心。他意识到自己作为援藏干部有着太多的责任与义务。

  不久,卓玛收到“李县长”托人捎来的第一笔钱。一张、两张……整整500元!卓玛从未见过那么多钱,钱在她手中变得滚烫,一直暖到心里。

  从此,李一超便开始了长达八年对卓玛资助的爱心之路,直至为她解除病痛,走上脱贫的道路。

  除了卓玛外,李一超的爱心一直被人所称道。

  2003年,他到医院看病拿药时,看到有许多白内障患者到医院求医。这是藏北草原强烈的紫外线所致,尤以中老年患者为最多。他们渴望通过手术重见光明,但又无钱医治。回到县上,他立即组织县民政局和卫生医疗中心的干部,摸底排查,每个乡镇筛选出10名最贫困、最需要手术的患者共计100人。以此安排手术计划,制定手术方案。他还从有关渠道争取3万元资金用于计划的逐步实施,使大部分患者恢复了视力。

  新吉乡有户单身母亲,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大女儿次仁拉姆刚考上岳阳教育学院,但因交不上一年2500元学杂费,处于失学的窘境。有一天,次仁拉姆的阿妈在别人引导下,忐忑不安地来到“李县长”办公室诉说艰难。

  李一超查明情况,立即给岳阳教育学院打电话,讲明情况,并很快为次仁拉姆筹集了2500元钱汇去。

  当他了解到当年去内地上学的贫困牧民子弟有70多人,大都受到经济拮据的困挠时,他向中国石化总公司申请“助学基金”,帮助这些孩子完成学业。


这是由中国石化所援建的班戈县街道新貌(唐召明2009年8月11日摄)

  “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这是2003年以前班戈县城的真实写照。有一次,我和李一超走在班戈县平坦的大街上,他对我说,中国石化援藏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资2700万元修建县城的道路和安装路灯。

  “吃水不忘挖井人”。班戈县许多藏族干部在谈到当年修建县城道路时,无不向我夸奖身边的“李县长”。

  那时,县城道路施工正逢雨季来临,援藏干部李一超的高原反应期还没有完全过去,连续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依然与当地藏族干部群众一起搬石填坑修道路。泥泞沾满裤腿和衣襟,袖子也被石头划破,累得气喘吁吁仍不肯放下手中的活,藏族群众心疼地说:“李县长,你歇歇吧,让我们来!”李一超笑着说,“我来援藏,就是为班戈县出份力嘛!”他的脸上挂满了水珠,已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


这是由中国石化所援建的班戈县综合办公楼工程竣工典礼仪式(李一超提供,2004年10月18日摄)

  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干部群众深深记得,在工程施工期间的140多个日日夜夜,“李县长”几乎都留在了施工现场。

  施工伊始,有些群众看到挖掘机和推土机作业,很好奇地看了再看、望了再望,甚至一些居住在距县城一二百公里之外的群众,也搭便车、骑马专程来县城观看建设工地。

  半年后,这项集给水、排水、污水、通讯、电力等管网于一体,并安装有照明设备的吉江扎西路顺利竣工,长期生活在乡下的群众,特意来体会一下在有几十盏桔红色太阳能路灯照明下的水泥路。

  这条路修好后,生活在这里的干部群众一改以往很少上街的习惯,每当华灯初上之时,三五成群的结伴逛街。询问原因,一名叫德吉的藏族妇女说,“以前上街少,那是因为街上灰尘太大,上一趟街回来,不但身上落满灰尘,就连鼻涕里也是灰尘;可现在大不一样了,地面上没有了灰尘,连皮鞋都是黑亮黑亮的。”

  援藏资金的投入可以用数字计算,物质的丰碑也可以载入史册,为老百姓办好事自有口碑传诵,观念的影响无影无形,但却潜移默化,影响深远,它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益显现。


这是中国石化所援建的班戈县小学大楼正在施工(唐召明2009年摄)

  随着援藏工程的开工,由援藏干部所带来的内地发达地区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经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当地观念的催化剂。

  李一超在县里主持政府工作期间,本着经营城市、搞活城市土地资源的理念,根据有关政策精神,向县委和政府提出“引进市场机制,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设想,即拍卖县城可利用的面积为8.8万多平方米的19块国有土地。此设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县委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但对长期以来形成国有土地无偿划拨使用观念的干部群众,这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拿钱买土地的使用权,这在班戈县乃至藏北高原都是第一次,此举将实现土地有价,增加县级财政收入,活跃县城经济,开创国有土地资源工作的新局面。

  没有人组织,干部群众就自发地讨论起这件事来,渐渐地参加讨论的干部群众在“赞成”和“不赞成”的争论中明白了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常识,赞成的人多了,不赞成的人少了。


这是李一超(左)从北京来到班戈县看望中国石化援建工程的施工人员(唐召明2009年8月11日摄)

  “纳木错建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李一超和其他干部共同策划组建,它是班戈县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因为它是援藏项目中的一项造血工程、财源工程,更重要的是为当地贫困牧民提供了一个脱贫致富的出路。

  这个开发公司吸收一些当地企业和富裕户以各种形式参股。一些干部群众从认识“股东”这个名词开始,逐步了解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对现代企业有了初步的直观认识。

  “中石化像是我们的家,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西藏班戈县赴内地培训考察团团长、班戈县人大主任索朗央金在北京时说。

  从2002年起,韩凤明、李一超;祝传林、赵文操;梁军超、张玉龙;李少青、苗波;陈志清、潘峰,从第一批至第五批援藏干部,已成为班戈人所熟知的名字。


这是中国石化所援助的班戈县城新貌(唐召明2009年摄)

  “援藏干部真的不容易,他们克服许多困难,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的艰苦付出大大改变了班戈的面貌,他们的管理方法也对我们班戈干部启发很大。”班戈县干部贡嘎动情地说。

  2011年8月,中国石化第五批援藏干部的援藏工作结束,第六批援藏干部詹超云和张毅赴藏工作。援藏,为贫困的班戈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