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网评:【从北京冬奥会读懂中国】百花齐放方为春

发布时间:2022-02-17 13:4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北京冬奥会毋庸置疑极其成功。

  成功不仅体现在克服疫情压力,将世界级大型赛事办得精彩、卓越、非凡,获得国际社会如潮好评,更在于通过北京冬奥会,成功在中国进行了一场广泛、深入、持续、高水平的冰雪运动大普及,真正激发了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在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内容、夯实竞技体育基础的同时,为场馆运营、运动装备、培训教学等一系列文化体育相关产业拓展了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

  赛会能够起到群众动员的效果,媒体的解说员们功不可没。

  央视沙桐、梁毅苗、刘星宇、于嘉、吴梦等解说员和陈丹、张嘉豪、柳荫等嘉宾为观众们带来了有关北京冬奥会资讯、赛事等全面、及时的介绍。同时,在各互联网平台上,王濛、李坚柔、周洋、陈露、庞清、佟健等中国冰雪运动名将和黄健翔、韩乔生、蔡猛等网友们耳熟能详的体育解说员也带来了各具特点的赛事解说。

  尤其是冬奥“四冠王”、中国短道速滑名将王濛的解说,用接地气的大白话对比赛规则进行最专业的解释,对场上形势精准判断,对掌故花絮信手拈来,再加上自然流露的对国家荣誉的骄傲自信和对短道速滑项目的热爱,令她的解说知识点密集、信息量巨大,极具感染力,受到网友的热烈欢迎,仅在微博上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就超过了30亿,为冰雪运动的推广做出了贡献。有网友直言,因为王濛的解说,不到4岁的孩子已经能分辨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的区别,并对短道速滑产生了兴趣。

  北京冬奥会信息传播的媒介类型、解说风格的多样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越来越能够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在创新上越来越善于找准市场规律,创造新的增长点。

  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大生意。在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近2.74万亿元,据对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1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1.9万亿元。以上数据在不久的将来还将迅速增长——2019年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的目标。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形势下,更加凸显了坚定不移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的重要性。深耕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枝独放不是春,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兴旺发展、群芳争艳,是生机勃勃的中国经济的春天不可或缺的美好风景。(中国西藏网 文/刘莉)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