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马扎·索南周扎:以躬身实践做好民族建筑学科的灵魂文章

发布时间:2023-08-23 18:0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的研究是中国本土建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本土建筑研究的特色分支。对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学科研究是高质量发展时期立足青藏地域、关乎国家战略的重要学科,也是亟待重视和推动的新兴学科领域和学科方向。”参加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藏学研究专家马扎·索南周扎在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为马扎·索南周扎在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作主旨发言

  藏、羌等民族以山地为蓝本、以石木为材料,创造出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富含本土生态智慧的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体系,与中国广袤平原之上、农耕文化背景下的其他建筑形态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体系同源性、丰富性、多样性的时空篇章。

  在马扎·索南周扎看来,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研究起源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初开始萌芽;1949年后,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力度加大,一批批具有世界级文化遗产价值的青藏地域民族建筑,被逐步纳入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序列,掀起了对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研究的需求;从改革开放直至世纪之交前后,随着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安居工程建设、建筑遗产等亟待保护修复,以布达拉宫修缮、西藏博物馆(老馆)建设、拉萨火车站建设、玉树灾后重建为代表的重大工程,带动本地学者对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的研究;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着青藏高原社会发展建设。


图为新年第一缕阳光洒向布达拉宫 摄影:王媛媛

  多年来,马扎·索南周扎致力于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学科研究,他十分期待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能够逐步在新时代,摸索出中国本土建筑研究的特色范式,积累形成中国本土建筑研究的特色分支。“如今,建筑学早已不再是单纯照搬西方经验,更多的是坚定文化自信,深挖本土深藏价值。而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学科研究不仅是建筑学、人居环境学、藏学等学科领域的特色研究方向,更是这些学科在国家青藏高原相关战略指引下的科研聚焦和实践融合。我们的探索是希望在青藏高原能够尽快推敲出范本,逐步形成实用、有效的新兴学科领域和学科方向。”

  
图为茶马古道沿线古镇古村

  为了实现目标,贡献学术价值,马扎·索南周扎大部分时间都在青藏高原考察调研。谈及近期学术成果,他分享了茶马古道沿线乡村的现状照片,其中有鳞次栉比的藏式民居、年代久远的古镇古村遗产资源、生活安逸的百姓等等。“此次前往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境内,我们四方联合组成科考团队,分五条线路,十二天考察周期,串联茶马古道沿线遗产和文化。共完成五个乡镇、八个行政村和二十一个自然村,共计六十栋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在探访中厘清现状,在分析中组建数据,让茶马古道沿线资源更加完整立体。”他说,这也是为完善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学科建设沉下身子、踏实研究的生动实践。     


图为黄昏中的茶马古道沿线古镇古村

  “研究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最终要服务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国家蓬勃发展带来的巨变。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美好生活并不冲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古村古镇生态民居,吸引更多人前来领略青藏极地建筑风光,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蒸蒸日上。”马扎·索南周扎以此次茶马古道沿线遗产和文化考察为例,他提出,作为专家学者,要将考察调研成果形成理论体系、资料体系、数据体系。当地百姓通过政府的带领,制定振兴计划、发展计划、实施计划,同时借助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等形成合力,把茶马古道沿线古村古镇的特色发挥到极致。“前期不需要很多,瞄准几个村落,做深、做细、做到底,起到示范作用,在保护青藏极地建筑的同时让百姓充分受益。”马扎·索南周扎说。

  作为深耕建筑行业,专注研究青藏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的专家学者,马扎·索南周扎有着自己的学术标准,“不做大文章,做小文章,不做浅文章,做深文章,不做表面文章,做有灵魂的文章”。那么,这个文章指的是什么呢?他答,是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边疆稳定、服务于百姓民生福祉的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晶 实习记者/王妍丹)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拥措谈藏文古籍文献保护:数字赋能文化繁荣

    W020230823444963591429_副本.jpg
    藏文古籍文献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用现代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有利于创新我国藏文文献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模式,实现把宝贵的藏族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目标。 [详细]
  • 西藏寄宿制教育 共享平等的教育资源

    作为保证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健全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方案,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省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以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中西部偏远山区、牧区居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