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有力指导下,西藏全区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聚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边疆民族地区党校”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赓续传承、奋楫笃行,走出了一条符合西藏特殊区情的建校兴校强校之路。
6月3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邀请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党校事业发展情况。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赵振宇
坚持量质并重,提升办学水平。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主题主线,形成了既突出党校干部教育根本要求,又具有西藏特色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3+1”课程体系。通过采取联合办班、异地培训、VPN远程教学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办学模式,2024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培训学员首次突破1万人次,地市党校平均培训学员达5000人次,县级党校平均培训学员2000人次。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打造四级党校“同备一堂课、共研促成长”集体备课品牌。
坚持聚焦中心,加强科研咨政。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每年牵头制定全区党校科研和决策咨询课题指南,建立校领导点题、智库专家出题、学员带题、自主设题相结合的选题机制,大力争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内地省级党校对口援助帮扶,增强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精准性。2021年以来,立项国家级课题、全国党校课题等103项,课题结项率达到90%以上。聚焦当代西藏重大实践问题,自治区党委党校制定区情大调研活动方案,地市党校采取“市县党校+业务部门”等联合攻关模式,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提升决策咨询水平。组建“重大节点理论热点”、“区域经济”等10个学术团队,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聚焦理论创新,贡献学术力量。
坚持引育并举,优化人才队伍。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开展分类制改革,实施首次岗位认定和岗位聘用,推动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师评聘机制,完善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2021年以来,西藏全区党校采取遴选、考录等方式,共招引79名优秀人才,扩大急需人才招引规模。地市党校、县级党校教职工分别平均增长25%、79%。全区党校聘请兼职教师1000余人,人才队伍建设正朝着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截至目前,西藏全区党校共选派310余名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师资培训,讲师及以上专职教师培训率已超过90%,共有国务院特殊津贴、“高原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7人,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孵化体系。
坚持系统建设,强化办学保障。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时隔8年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区党校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区党校(行政院校)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自治区党委党校领导班子联系地市党校工作机制,对地市党校、县级党校开展办学质量评估,大力提升办学治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全区党校“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到位6.5亿元,规划内子项目已经建成22个、正在建设4个,不断补齐配套设施短板。
未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主课,深化教研咨改革创新,主动发挥学习引领排头兵、干部培训主渠道、思想理论主阵地、决策咨询新型智库作用,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贡献新的力量。(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振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