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词典(2012—2024)》(以下简称:词典)新书发布仪式在京举行,全国藏语新词术语审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次旺边觉,围绕词典的编纂、意义以及藏文翻译应用领域的发展等话题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
图为次旺边觉接受采访 摄影:周晶
次旺边觉介绍,词典的编纂工作于2022年正式启动,历经多年精心打磨,在2024年对文法规则有了标准的规定,并于2025年正式发布。这本词典的诞生,为藏语术语的统一提供了权威依据,无论是百姓们的日常交流,还是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都将变得更加便捷、顺畅,可谓藏语交流的“新引擎”。
词典的词汇翻译方面,独具特色。以“藏传佛教中国化”为例,该词汇兼具名词性和动词性,在藏文翻译过程中完整保留了其词性。同时,翻译工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近年来涌现的新词术语,如厕所革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纳入其中统一翻译。次旺边觉谈到,“藏语术语的统一不仅在国内意义重大,在国际上也彰显了我国的话语权。”
图为《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词典(2012—2024)》书籍 摄影:周晶
当谈及词典中近5000个词汇的选取标准时,次旺边觉表示,主要是依据实际需求。首先,为翻译者提供权威工具。在翻译政策文章时,准确性和权威性至关重要。词典的出版为翻译者提供了标准参考,确保他们能够精准传达中央政策。同时,词典内容也将在电子应用程序上提供,方便翻译者随时查询。其次,助力基层宣讲者。基层宣讲者在宣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词汇翻译难的问题。词典的推出为他们提供了有力支持,使他们能够更流畅、准确地向百姓传达政策内容。最后,为了辅助其他学习者。在西藏及其他地区,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工作者希望学习藏文。词典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藏文知识。
回顾过去十年藏文翻译实际应用领域的发展,次旺边觉提到,早期海外发布的词典较多,甚至有海外机构将我国相关内容制成APP。但近年来,我国在藏文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藏自治区编译局、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等单位积极作为,去年仅青海师范大学就颁布了6款应用程序,涵盖班智达翻译、班智达识别以及班智达藏医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也成果丰硕,不仅完成了《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对勘本电子版这一浩大工程,还将《东噶藏学大辞典》做成数字化APP。次旺边觉认为,如此宏大的应用程序开发,离不开国家强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也体现了我国对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
此次词典的发布更是我国藏语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而藏文翻译应用领域的不断进步,也为藏语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藏语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晶 姚浩然 实习生/旦增白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