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西藏农牧民家里,透过映衬着时代沧桑巨变的家庭影像,听他们讲述一个个凝刻瞬间的背后故事,共同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给普通家庭的律动。
来自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村的扎次,分享了他的故事。
我是1983年参加的县车队。因为当时我还没有驾驶证,所以只能作为司机的助手到处跑。在县车队干了一年左右后,1984年年初我离开了车队。第二年我拿到驾照,我也可以自己开车跑运输。
这是我和二女儿在过新年。我喜欢骑马,当天有一场赛马,我骑着小舅子的马参加比赛,获得第一名。那天特别开心。
在拿到驾照那年,我买了第一辆车,是一辆新式解放。之前县里也有一些汽车,但绝大多数是大车,而且是老式解放。记得那年整个札达县只有3辆新式解放车,我的就是其中之一。买车花了1.9万,我自己攒了点钱,加上银行贷款才凑齐钱款。当时,1万元已经是很多钱,有“万元户”一说。
东风汽车
我的主要工作是跑运输,到各处工地运送沙子、钢筋,给乡里的商铺拉货,把县里的青稞运到地区粮食局,又从地区粮食局拉大米到县里。就这样干了两年后,1988年,我结婚了。因为我是入赘,所以把那辆车留在家里,自己又花2万元左右买了一辆黄色的东风车。这辆车我大概开了三四年。
这是开东风车从新疆拉树苗回来的路上。我左边这位汉族同志是我当时的助手。
照片中的这辆车是村子的车,我们当时是去新疆买树苗。我和我们村的一位领导,还有一位汉族助手。那时候汽车还需要时不时加水。
随着公路建设不断提升和老百姓生活条件改善,有私家车和摩托车的人家也越来越多。
20世纪90年代末,我卖了东风车后又买了一辆车。新车是一辆新式解放车,老式解放车的主驾和副驾各有一块玻璃,而新式解放车只有一块大玻璃。这辆车一直开到2005年。当时大巴车还并不多,所以很多人都会租车去地区或其他地方办事。我觉得这是个好机遇,所以买了一辆小车,从札达到阿里地区需要150元到200元。后来,这辆车又卖给一位康巴商人,自己买了一辆皮卡车,一直开到2016年。现在这辆黑色皮卡车是2016年买的。
我手里的这台手机是当时的新款,个头较大,像个对讲机。
这张照片是我女儿和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小孩儿在帮我掏耳朵。我们村离古格遗址很近,而且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有很多家庭旅馆。我们家很多照片都是住店游客拍照后寄回来的。
这个是太阳灶,大概是2000年左右,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台。我们属于半农半牧,生火用木材,消耗很大。有了这个太阳灶后,不用木料,而且也很方便。但由于存在火灾隐患,后来就没用。我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是2018年新建的,照片中的是2018年前的房子。
可以说我开了一辈子的车,而且也算我们这里开车比较早的。年轻时我开着车步入社会,壮年时我开车补贴家用。现在70岁,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年轻时交通工具只有马,那时候不敢想象每家每户都有车开。
现在我和家里人不愁吃也不愁穿,这些都是共产党的恩,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西藏网 口述/扎次 撰稿/达次 桑吉 杨加才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