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溪行记”藏香厂:非遗“老手艺”变身致富“新产业”

发布时间: 2025-10-25 17:32: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在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的吞达村——藏香的发源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掌握着非遗藏香的制作技艺。如今,一位来自东北的姑娘王馨屿,让这项千年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她创办的“溪行记”藏香厂,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手艺,更探索出一条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新路,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坚实的致富平台。 

  秋日清晨,阳光洒满吞达村,村民们陆续走进家门口的“溪行记”藏香厂,开启一天的工作。他们手法娴熟地将混合了多种纯天然香料与藏药材的香泥,填入特制的牛角工具中,轻轻一挤,一根根粗细均匀、笔直的藏香便悄然成型。经过自然晾晒与精心包装,这些承载着匠心与文化的藏香走向广阔市场,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重要依靠。 


图为吞达村村民在制作藏香

  吞达村作为西藏著名的传统藏香原产地,至今完整保留着古老的制作工艺,许多家庭世代以此为生。为助力村民依托这一特色产业迈向更幸福的生活,“溪行记”藏香厂应运而生。 

  十年前,王馨屿被西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淳朴民风深深吸引,选择扎根拉萨。在此期间,她敏锐地察觉到国家级非遗——尼木藏香制作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尽管它拥有千年历史、独特药用价值及纯净手工技艺,但因销售渠道单一,许多手艺人的收入十分微薄,”王馨屿回忆道,“于是我决定创立‘溪行记’,用现代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守护并传播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藏香厂成立后,迅速吸引了村民索朗尼玛和众多乡亲加入。通过专业系统的技艺培训,他们在家门口获得了稳定工作和可观收入,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图为王馨屿和工作人员交流工作情况

  “过去,大家常要远赴他乡打工,日薪仅170多元。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日收入能达到350至400元,”担任生产负责人的索朗尼玛感慨道,“以前受限于渠道,产品难以推广。现在通过直播等新方式,我们的藏香走向全国,厂年总收入已突破千万元。未来,我希望带动更多困难家庭共同致富,把藏香产业做得更强。” 

  为持续扩大尼木藏香品牌影响力,“溪行记”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针对不同消费需求,研发出多种香味与功效的藏香新品。同时,推出香粉、香包等衍生产品,进一步丰富生产线,增强市场竞争力。 


图为吞达村村民正在包装藏香

  值得一提的是,藏香厂已帮助近百名大学生通过直播带货传播家乡手艺,实现自主创业与就业。“我们的营业额从最初每年几万元,增长至几十万,再到如今突破千万大关,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家的努力与智慧,”王馨屿目光坚定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助力更多尼木百姓依托家乡手工艺增收致富,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西藏网 记者/德吉卓玛) 

(责编: 刘莉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