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基层干部走进北京乡村:汲取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经验

发布时间: 2025-10-25 17:34: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0月24日,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组织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先后走进海淀区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丰台区北京花卉交易中心等地,聚焦乡村振兴主题,了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及数字化赋能的产业路径。 

  秋风送爽,稻穗低垂,随风摇曳。在曾是清代皇家御田的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来自林芝市波密县的40名基层干部沿木质栈道近距离观察丰收的稻田,也在文化走廊扫码,了解京西稻的历史脉络与特色优势。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成员对丰收的稻谷爱不释手,连连拍摄 摄影:王茜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路遇进行研学的北京学生 摄影:王茜 

  “从康熙年间的皇家御稻,到如今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京西稻3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生动样本。” 种植区相关负责人的讲解让参访团成员频频点头,“‘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早已获评了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京西稻核心种植区也相继荣获‘中国美丽田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成员央青反复摩挲着沉甸甸的稻谷 摄影:王茜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参观文化走廊 摄影:王茜 

  大家仔细观察田间稻子的生长状态,询问稻品种选育、品质保障的技术。虽然了解到此稻种并不适合西藏种植,但大家依然积极咨询相关等信息,尤其是谈及京西稻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负责人介绍,京西稻全区种植面积约2000余亩,产量约110万斤,其中70%位于上庄镇。部分区域引进了无人农场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等先进技术,除了农业生产,同时还依托京西稻作文化系统,积极开发科普研学、亲子体验、乡村旅游等项目,联动周边民宿饮食,打造“农业+文旅”融合业态。这一产业融合案例让来自波密乡村的干部们深受启发,大家都认为应该好好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做好产业链条的延伸。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参观花卉交易中心 摄影:王茜 

  下午,参访团一行前往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世界花卉大观园。在交易展厅内,各色鲜切花、盆栽植物与园艺衍生品琳琅满目,交易中心讲解员介绍了该中心的市场定位与商品特色: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花卉集散地,这里汇聚全国 800 余个花卉品种,既涵盖云南玫瑰、康乃馨等主流花材,也培育推广多肉植物等特色品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而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交易中的数字化交易平台及其完整的产销供应链,通过鲜花拍卖系统,多地花材可实现 “次日直达”。参观团成员购买了喜欢的花种,纷纷盼望能借鉴其成功经验,让波密的特产更好走向全国市场。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成员参观花卉市场 摄影:王茜 


图为西藏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团参观花卉产业数据中心 摄影:陈玲玲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参观团成员结合家乡实际,畅谈心中期望——这便是这次学习参观之旅的意义所在——让大家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对家乡发展的思考,也让大家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责编: 刘莉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