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西藏拉萨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1-01-26 09:29: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29520_founder_1610640000000_s.jpg
图为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一角。记者 格桑伦珠 摄

29516_founder_1610640000000_s.jpg
图为堆龙德庆区至当雄县高等级公路一景。记者 格桑伦珠 摄

29518_founder_1610640000000_s.jpg
图为城关区嘎玛贡桑社区一角。记者 格桑伦珠 摄

  “十三五”时期,是拉萨市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5年。

  5年里,拉萨市先后荣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建设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拉萨取得决定性成就。

  聚焦经济平稳增长——

  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5年来,拉萨市以做好“六稳”工作为抓手,制定实施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累计安排地方投资107.27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6倍。

  围绕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扩大城乡消费供给,中心城区商业布局更趋完善,建成70个农村电商配送服务站。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研项目70余项,良种选育、栽培技术、保种扩繁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8倍,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42%增长到54.1%。“双创”工作得到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商标品牌培育,有效商标注册数量较2015年末增长3.3倍。

  紧扣增强内生动力——

  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拉萨市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特色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多业态、并联式、深融合、全区域发展,打造“拉北旅游环线”精品线路,完善乡村旅游布局和基础设施,完成纳木错景区改造升级,新增A级景区11家。推出《金城公主》舞台剧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文创园区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累计接待游客93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46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翻了一番。

  实施“万户百场+中心”工程,成功打造高原奶业品牌。大力推进青稞增产、牦牛出栏、藏鸡扩繁、设施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建成7座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9个。

  “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传播力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天然饮用水等工业产业,水泥产量增长近1倍,天然饮用水产能达到300万吨,大昭圣泉进入全国铁路销售网络终端。规上工业企业由2015年的66家增加到85家。

  推动柳梧新区打造全区金融服务中心、数字产业基地。搭建起以文化旅游、净土健康产业为支柱,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为支撑,以高新数字为支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

  围绕提升首府首位度——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泽贡、拉那羊八井段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羊八井至那曲、拉萨至日喀则高等级公路以及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与周边城市道路交通进入“高速”时代。

  贡嘎机场枢纽功能明显增强,航线增至100条,通航国际国内59个城市,旅客和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414.2万人次和4.2万吨。建成近百公里的绕城快速干线,打通区域联通堵点,带动沿线经济带加快成型发展。

  新增农村公路2586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乡镇客车覆盖率分别达到100%。领峰国际智慧物流园、高原食品冷链中心完成建设。获批建设陆港型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G网络部署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打通32条城市“断头路”,新建停车位2万个。建成全区首条城市综合管廊,天然气管网实现城区全覆盖,完成直供电改造3.6万户。

  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4.6万套,实施农牧区危房改造2695户。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堆龙德庆、达孜撤县设区,经开区、柳梧新区、文创园区集聚功能显著增强。

  着眼要素资源集聚——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争取51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依法保障重大项目、国防设施、产业发展用地需求。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近10万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各类证明材料,推行“3550”改革措施,建成四级联通的政务服务平台,投用拉萨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并加快推进全流程网上通办。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突破1300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两番,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40%的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

  推动区际互动和开放发展,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在北京、南京、成都、深圳设立5个产业交流中心。获批建设全区首个综合保税区,启动实施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配合举办第三、第四届“藏博会”,高标准办好雪顿节。累计接待境外游客76.6万人次。对外交流合作从广度、深度全面拓展。

  坚决守护绿色底线——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把“两山”理念贯穿拉萨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26个,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6750平方公里。

  全面加强污染源综合治理,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完成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绿色围城”工程,成功打造南、北山公园,山体沙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率先在全区消除4300米以下“无树村”和“无树户”。

  加强原生植被保护,倡导文明煨桑。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达到100%。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有条件的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建成一体化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静脉产业园区。

  立足提高人民福祉——

  推动民生事业全面改善

  坚持把80%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10923户、4445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2个,搬迁入住群众22979人。

  巩固提升348处安全饮水工程,惠及农牧民10.3万人。实施扶贫产业项目485个,预计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1元,彻底摆脱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完成师专整体搬迁、一职迁建。率先实现“五个100%”目标,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基础教育各学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提升群众卫生健康水平,消除了包虫病这个长期影响人民健康的地方性疾病,基本完成全人群结核病、肝炎、风湿病筛查。市医院成功创建“三甲”,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人均寿命由2015年的68.2岁提高到70.6岁。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农牧民医疗参保、大病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8万元提高到60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911元/月和4813元/年。推进居民和社区养老试点,建设日间照料中心15个,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

  注重弘扬时代精神——

  繁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深入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家在社区、五美家庭”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大农牧区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养成”精神文明活动。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成28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组建行政村文艺演出队,建成各级文化馆(站)75个,农村书屋、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完成县级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进一步巩固。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推动拉萨古城申遗,启动编撰《拉萨非遗大典》,新增全国重点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广泛推动全民健身,完善城乡体育设施,打造特色品牌赛事,运动健康理念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审计、外事、统计、编译、档案、工青妇、气象、人民武装、消防、金融、电力、通信、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北京市、江苏省不断加强和改进援藏工作,选派758名优秀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安排援藏资金37.9亿元,实施援藏项目299个,并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创新推动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推动拉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