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林芝嘎拉村:从伐木维生到藏地桃源

发布时间:2021-07-24 09:4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位于西藏自治区尼洋河畔的林芝嘎拉村,每逢春天,桃花夹岸而开,青稞吐绿、落英缤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1日赴西藏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习近平先后来到林芝市城市规划馆、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工布公园,考察城市发展规划、乡村振兴、城市公园建设等工作。

  记者进入嘎拉村村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标语映入眼帘。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院子里种有桃、李、苹果及葡萄等,时有自驾游客进村观光。

  林芝镇真巴村党支部书记边巴介绍,嘎拉村系真巴村下属自然村。外人可能难以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嘎拉村村民多在色季拉山山沟里伐木维生。如今风景秀丽的“桃花源”,是从当年的伐木村转变而来。

  今年60岁的村民卓玛回忆说,丈夫巴桑杰布当年就是一名伐木工,“每年伐木季,遇上下雨,我总是在家里担惊受怕,山地湿滑,伐木辛苦又危险”。

  卓玛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林业改革,伐木被禁止,村民们也从伐木维生向护林转变。

  彼时,嘎拉村桃花生态观光的潜力尚未发掘。卓玛说,村里的1200多棵古桃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分到各家各户,村里会组织施肥、养护等,那时秋天的时候大家会将桃子打下来,晒些桃干或喂猪。

  边巴回忆,2000年前后,每到春天,不少周边民众会来村里的桃树下过林卡,有时会弄坏篱笆,踩踏青稞苗和麦苗,村民们有意见。当时村干部在调解时,产生了发展桃花经济的想法。“大家要赏花,干脆把桃花利用起来。”

  2002年,林芝第一届桃花节在嘎拉村举办。此后,除赏花外,村里还组织村民们在桃花节上表演工布舞蹈等传统民俗。桃花经济由此初成规模。如今,桃花文化旅游节已在此举办19届。到2015年,桃花节期间嘎拉村接待赏花游客突破10万人次,2021年上半年旅游产业收入达到780万元(人民币,下同)。家庭旅馆、农家乐也渐渐发展起来。

  依靠桃花产业富起来后,嘎拉村率先进行村居环境治理,实施人畜分离。“以前一到雨季,村里路上全是泥巴,加上猪圈牛圈,气味难闻、没处下脚。”边巴说,村民很支持村居环境治理,嘎拉村渐渐变成了今日的美丽乡村。

  在习近平做客的村民达瓦坚参的藏院里,记者看到其院内的李子树硕果累累,蔷薇花也开得正艳。达瓦坚参介绍,自家年收入30万元以上,桃花经济分红、跑运输、土地流转、林业补贴和牧业等构成了主要收入来源。

  他说,村民们早就不砍树了,现在嘎拉村的桃树要修剪,都是林业专家来指导。

  据悉,2020年,嘎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3万元。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更加注重环保,在村里可回收垃圾兑换“绿色银行”,记者看到一本册子登记了数月间,村民们用废弃纸板、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兑换牙膏、香皂及茶叶等生活物品的记录。

  嘎拉村的巨变,只是西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官方数据显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生态环保领域累计投入814亿元。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2004年至2014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9.24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0.07万公顷。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47%,湿地面积达到652.9万公顷。

  目前,西藏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边巴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为嘎拉村发展提供了信心和决心,“我们的生态发展、乡村振兴之路走对了”。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