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小乡村里的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墨脱县背崩乡经济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6 09:38: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从墨脱县城向南行驶1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背崩乡。

  相较于墨脱其他乡镇,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印度洋水汽大通道中的背崩乡的平均海拔更低。这里的山势叠嶂峰峦纵横,繁茂森林邀云聚会,清澈河流源远流长。清晨山间或浓或重的晨雾,江面上升腾的云海,与低垂的绿色、雄伟的雪山构成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

  由于特殊的交通条件,高山深谷阻绝了与外界的交通,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深锁于大山里的群众绝大多数住着木板吊脚楼,生产仍以刀耕火种为主,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

  背崩乡到米林县派镇是进出墨脱的西大门。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地理构造复杂,地质松软,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频发。而群众赖以生存的田地分散四方,每到收获的季节,乡亲们喜悦收获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却是沉重的背运负担。“以前买盐巴、买吃的用的都要去米林县派镇,来回七八天。力气大点的可以背个100多斤的东西,力气小的背六七十斤。路面宽一点的区域两米,一般都是一米左右,光是背崩乡到西让村就要走两天,生活物资、建筑物资还是要靠人背马驮。”背崩乡西让村党支部书记桑杰顿珠回忆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背崩乡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好机遇。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从一开始的进家入户,挂包帮、转走访到驻村工作队深入扶贫帮扶,再到各项扶贫措施实施,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家园建设再到乡村振兴,短短十年的时间里,背崩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住的房屋得到全面修建,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别墅。自来水送到了家,热水器也保证了24小时有热水。德尔贡村村民长为军说:“村里以前见不到汽车,现在村里大车、小车多起来了。全村村民共有挖掘机12台、装载机8台,大车5辆、私家车10辆,摩托车每家每户都有。”德尔贡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小康村建设中村民的主体作用,将项目实施与群众投劳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吸纳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村民到小康村建设工地打工,挖掘机、装载机被工地租用,百姓家的房子也开始进行民宿出租。村庄四面延伸了生产生活路,为村民生产生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修建了规范的垃圾池及卫生公厕。村里还安排了清洁工,村庄面貌变得干净整洁。

  村里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多了起来,毕业回乡工作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现在村里读书的孩子多,以前去乡里上学,路多难走啊!”次仁措姆说,她和弟弟都考上了公务员。“年轻人有出去打工的,在林芝、拉萨的都有,现在回来的也有,我们的邻居以前去外地打工,现在回来在村里开起了商店,生意也不错。”

  2014年,县里投资1000多万元动工建设1200亩的檫曲卡茶园,2017年4月,茶园开始进入采茶期。今年62岁的茶叶种植户卫疆告诉我们,以前种植玉米、水稻,后来分得茶田,一年可采摘两次茶叶,去年收入6000多元,尽管种茶辛苦,但收入增加了不少。产业扶持项目全方面开展,政府投资建茶园,村民们办起小型养殖、种植业,还派来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

  背崩乡江新村几个蔬菜大棚依山而建,种植的平菇、香菇等食用菌长势喜人。这是“90后”门巴族姑娘次仁拉珍和明珠措姆姐妹俩辛苦创业的结果。她们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还是在家最温暖。”创业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创业扶持基金,还请了技术人员指导她们种植食用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等也积极帮助她们争取政策和技术支持协调解决销路等困难。她们坚信:“只要靠自己双手去努力,一定能让乡亲们的生活更便利,也希望更多村民富起来!”

  2014年,巴登村成立了竹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竹编加工与销售,累计为群众增收超过300余万元。2018年,巴登村竹编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对于编织手艺人来说既是生计之道——养一方人,同时也是艺术修养——传一方人,亦是人文精神——育一方人。这是竹编人的情怀和执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坚持和传承、保护。

  郁郁葱葱的达帕山头青草幽幽,成群的牛羊肥又壮。如今,格林村农旅融合产业渐具雏形:飘渺茶园的建设已近尾声,旁边还建有汽车帐篷营地;村里特色民宿在县里专项资金扶持下已建成6家;结合自然资源,村里已设计出森林康养、观花、观鸟等多条旅游线路……

  各种扶持政策刺激了村民的创业愿望,增强了致富信心,带动了自力更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外打工的人也开始逐步回来创业。乡村在变美,群众在变富。背崩乡的乡亲们是受益者,更是见证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背崩乡将继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凭实干笃定前行,抓机遇踔厉奋发,以昂扬之势、奋进之力,交出满意的背崩答卷。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