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03-03 14:55:00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西藏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看望慰问“三个老阿妈”。李锦辉摄

  西藏自治区亚东县,2017年11月1日成为西藏首批脱贫摘帽的5个县区之一。亚东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正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如今,乡村振兴号角再吹响,亚东阔步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产业齐振兴 边陲换新颜

  胸前防水布,一身劳保服,60岁的索朗罗布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一点,可脸上的笑容从来不少。他带记者参观了自己的合作社。

  合作社里,16条深槽水池,活水汩汩,群鱼竞游。在不少人印象中,新鲜鱼类供应与高原之间似乎很难建立联系,但亚东鲑鱼却堪称当地一绝。

  2015年,通过与上海高校的技术合作,亚东建成了鲑鱼繁育基地。可当地群众既不吃鱼,也不抓鱼,更别提养鱼了。县里开展“以工代训”,招募培养技术骨干,报名人数也寥寥无几。

  “群众对脱贫产业不了解、不热情,就得党员干部先顶上。”就这样,刚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的索朗罗布,成了繁殖基地首批13名学徒之一。

  师傅教得好,技术学得快,两年不到,索朗罗布就掌握了整套养殖流程。村里投资1200余万元的亚东鲑鱼养殖合作社建成,他便带着村里两名年轻人创业了。

  创业并不容易,他们经历过超七成鱼苗死亡的“当头一棒”,也遇到了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霉菌感染。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5年下来,鱼苗存活率从40%提高到75%,病死率从0.5%降低到0.1%以下,合作社还将养殖和管理技巧总结出一套“养殖效益提升法”,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

  “鲑鱼养得好,不仅有工资,还有奖金。”作为全县7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员,索朗罗布一家率先出列了。2022年底,合作社成功卖出成品鱼6800余斤,不仅创收31万元,还首次实现了分红。“今年又进了27万尾鱼苗,养好出栏就能挣800万元。”索朗罗布自信地说道。

  抓住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契机,2022年亚东县继续投入资金1.17亿元,实施13个乡村振兴项目,由政府扶持的35家特色产业合作社预计完成分红400余万元,实现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2.66万元、增长11.83%。

  护佑生态美 青山变金山

  庞达村海拔2000米,冬日里仍然绿意盎然。一座座二层藏式小院交错分布,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每一户屋顶迎风飘扬。

  这里的99户“新”居民,是从县城东北部海拔4600米的堆纳乡搬迁而来。

  “花草树木在老家可是稀罕物。”甫一入住,次仁卓嘎就在院子里种上花草,院墙外则种上了果树苗木。从土坯房到独栋楼房,从泥泞土路到柏油马路,从飞沙走石到绿波翻涌……庞达村里的点滴不同,村民们都喜欢拿出来跟老家作比较。

  为实现庞达村搬迁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上海援藏干部汤旻没少花心思、动脑筋。庞达村辖区16.3万亩原始森林,还有河、溪、瀑布,正是天然氧吧、康养胜地,县里也有意开发新景区。

  “谁家愿意试水旅游民宿?”汤旻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征求意愿。家里人口少、空余房间多的次仁卓嘎犹豫间报了名。很快,村里成立了生态农民专业旅游合作社,上海援藏出资30余万元,在8户村民家里装修出16间民宿客房。

  “有拉萨、日喀则的,还有其他省市游客来住,家里热闹得不得了。”仅今年春节假期,两间客房就给次仁卓嘎创收近千元。

  “搬来时是入秋,天气转冷,大家都担心取暖问题,不少人家可是磨了斧子的。”村委会主任普布扎西回忆道,“现在看到好生态也能赚到钱,再也没人‘惦记’村里这片林子,村口设置了木材检查点,大家‘值班’更积极认真了。”

  除了组织日常巡护林工作,村里还利用起了生态岗位。各家门前“三包”,村里的公共区域,则由生态岗位的群众负责打扫,村容村貌也得到极大改善。“好生态,才会有人来。”成了庞达村的共识。

  援藏3年期间,汤旻则结合庞达村特点,积极推进绿色乡村生态文明实践项目、林下资源养殖项目和蔬菜温室项目建设。村里成立高原无公害蔬菜菌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生产的萝卜、西红柿、青椒卖出了41.87万元,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绿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边宁民安乐 谱写新篇章

  走进仁青岗村村民次仁曲珍的新家,厨房里,70岁的次仁曲珍、64岁的达吉和62岁的普赤正在忙着和面、烧火、炸油饼。

  3位老阿妈要赶在春节前,把这些藏族特色食品和自家菜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送到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看望慰问常年驻守在国门口岸的戍边战士。

  “我是被金珠玛米(藏语,意为解放军)抱着长大的,毛主席像和红五角星、红领章,是我童年最难忘的记忆……”从懂事起,次仁曲珍就常听乡亲们讲金珠玛米解放西藏,帮藏族老百姓修路、盖房子的故事。

  有一次,次仁曲珍与同村的达吉、普赤结伴到山里采药。山高路滑,达吉不慎摔下山崖左腿受伤,3人在雪地里哭作一团,所幸遇到在山口巡逻的哨所官兵救助,方才脱离险境。从那时起,她们便商量着一定要报答山顶上解放军的恩情。

  1982年,她们第一次踏上为哨所官兵送菜的山路,这一送便是41年。

  “没有战士们戍守,哪有咱今天的好日子!我们给官兵送菜,就是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金珠玛米。”次仁曲珍说。

  在3位老阿妈的带动下,爱国拥军渐渐成为仁青岗村村民的自觉行动。3位老阿妈的7个孩子先后有5个考上了大学。有些孩子虽然在外地工作,但只要一回到村里,都会帮着往哨所背蔬菜。每次上山前,村民们都会从自家菜地里摘下新鲜蔬菜,托3位老阿妈捎给哨所的官兵们。

  不仅如此,常年驻守亚东的某边防连指导员郎晓龙告诉记者:“自1982年以来,3位老阿妈先后为这些哨所收发邮件包裹万余份,转送维修的电器数百件,往返里程近7万公里。”

  同村的巴桑多吉两兄弟,也从1984年开始放牧守边生涯。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吞糌粑,渴了喝泉水。白天,翻山越岭,穿越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晚上,以天为被、地为床,三块石头支口锅,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解闷的只有一台老式收音机,还要随时准备迎接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和野兽袭击。有一次突下暴雨,巴桑多吉的摩托车在泥泞的山路上打滑,差点跌入悬崖,幸亏被一棵大树挡住,老人的头部至今还有一道深深的疤痕。

  除了放牧,大部分时间,巴桑多吉兄弟俩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插国旗,他们每到一处便将鲜艳的五星红旗立于一处,从不间断。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共产党,哪有幸福生活。”巴桑多吉兄弟说。

  1.5万余亚东儿女,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