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拉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坚持把推进“两个覆盖”作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常态化摸底排查、长效化破解难题,从重点组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入手,坚持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向发力,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注重统筹推进 压实各方责任
拉萨市坚持从健全优化运转体系入手,充分运用各类协调联系机制,进一步强化市委两新工委统筹协调、行业部门“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属地兜底管理“三个责任”,不断深化拓展高效协同、齐抓共管的全域统管工作格局。完善市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14家市直部门作为两新工委成员单位,优化补充各行业党委组成人员32人,研究制定两新工委工作规则,从制度机制上保障“两个覆盖”任务有人抓;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两个覆盖”纳入两新组织行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述职评议考核结果通报市委组织部,推动各行业党委书记和业务主管单位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重点区域“两个覆盖”调度机制,对各县区、各乡(镇、街道)的重点组织实行定期调度会商、分析研判,切实压实属地兜底管理责任。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三有”标准非公企业831家,党组织覆盖717家,覆盖率86.3%;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100%。
深入调查摸排 全面掌握底数
拉萨市及时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全市两新组织相关信息摸底统计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优势,依托市场监管、民政等信息管理平台注册登记信息,通过系统核实、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全市两新组织进行全面摸排,全程跟踪指导,精准掌握两新组织数量、经营状况、从业人数、党组织数、党员人数等情况,建立涵盖所有两新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基础台账,并结合年检年审年报等工作实行动态更新、实时管理。
截至目前,拉萨市共有3人以上非公企业2200余家、社会组织161家,新就业群体2.9万人。其中,新就业群体包括快递员1700余人、外卖员1700余人、网约车司机5700余人、货车司机2万余人、网络主播100余人。
抓实组织覆盖 发挥多重职能
为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拉萨市坚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分级分类推进,边摸排边组建,通过龙头带建、片区联建、行业归建等形式,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在重点区域组建成立了高新区、经开区、文创园区3个综合性非公经济党委,所属“三有”标准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139个,覆盖率达97%;在重点行业组建成立了“小个专”、律师事务所、物业、民办教育机构等10家行业党委,建立各类行业性党组织107个;针对重点群体,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V站(e站),采取优化调整、提档升级等方式打造暖“新”阵地150余个,切实把新就业群体凝聚起来。
始终将新兴领域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2024年,全市新兴领域各类组织累计解决拉萨籍大学生就业827人,占拉萨籍就业大学生总数的20.5%,有力助推拉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联系服务 深化工作落实
由拉萨市委社会工作部部务会班子带头,探索建立部务会班子“五个一”联系服务工作机制,即: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两新组织、一个新就业群体、一个基层治理联系点、一个志愿服务组织、一个人民建议征集课题,通过下沉联系,帮助解决发展难题,指导开展党的工作。建立市委两新工委委员联系服务重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制度,市委两新工委委员每人至少联系1个两新组织,每季度至少深入联系点开展1次工作,推动新兴领域落实“两个覆盖”具体任务。
同时,健全向新兴领域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新兴领域、国有企业等表现突出的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统筹纳入选派范围,先后选派50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党建+业务”双重指导,帮助489个党组织和未建党组织的3人以上标准非公企业有序组织党的活动、开展党的工作、推进建章立制;统筹工青妇等群团部门合力攻坚,推动“三有”标准非公企业群团组织覆盖率达70%。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