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次仁多加:打造“织梦空间” 传承指尖技艺

发布时间: 2025-05-12 09:20: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在那曲市索县荣布镇吉若塘村,有一个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织梦空间”。

  “织梦空间”的主人,是手艺人次仁多加。为了给孩子们打造这个“织梦空间”,他将自己收集的老物件都集中到了这里,孩子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编织玩乐。随着指尖跃动,传统技艺实现传承并焕发出新生。

  走进“织梦空间”,只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各类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从手工缝制的马鞍包到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的精致皮具,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碰撞出多彩的创意火花。

  多年来,次仁多加深耕皮具制作,让“指尖技艺”不断转化为“指尖效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推广销售皮具产品及生活用品,实现家庭经济收入的稳步增长。在他家店铺展陈的产品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马鞍包,是深受顾客喜爱的“明星产品”。

  “次仁多加店里的皮具物美价廉,我经常到这里购买各类皮具。”顾客西热对记者说。

  在次仁多加眼中,皮具制作不仅是维系生计的手艺,更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传承创新的心血。

  为了让皮具制作这一传统技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次仁多加逐渐实现从“手艺人”到“守艺人”的转变,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

  12岁的白玛玉吉,自幼在父亲次仁多加的熏陶下,对皮具制作有着浓厚兴趣。平日里,白玛玉吉总喜欢坐在父亲身旁学习,一针一线、一锤一凿,细心地雕琢着每一块皮料。在父亲的指导下,白玛玉吉如今已熟练掌握皮具制作的精髓,制作手法愈发娴熟。

  “每到寒暑假,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爸爸学习皮具制作。”白玛玉吉说。

  在次仁多加的言传身教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好奇走向热爱,加入皮具制作中,成为技艺的传承者。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次仁多加专门打造了这个“织梦空间”。在这里,工具齐全、材料丰富。次仁多加从最基础的皮革知识教起,再到裁剪、缝纫等工序,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我曾与父亲一起参加过很多比赛,荣获了多项荣誉。”次仁多加的大女儿卓玛次仁自豪地说,“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我掌握了揉制皮革和皮具制作技艺。我身上佩戴的各类饰品,都是我自己做的。未来,我要将这门皮具制作手艺发扬光大。”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花卉种植 催生“美丽经济”

    近年来,拉萨市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利用高原特有的气候优势,成功培育出高品质高原特色花卉。 [详细]
  • 走近高原白衣天使:用专业守护生命尊严

    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从手术室到产房,从急救台到透析床畔,记录三位护士忙碌的身影——索朗玉珍的24小时待命电话、赵粒泛旧的汉藏双语沟通手册、张大宏工具箱中磨出光泽的血管钳,这些浸透时光的物件,诉说着高原白衣天使们的坚守与付出。 [详细]
  • 亦诗亦画 雅尼湿地

    位于林芝市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雅尼湿地,地跨巴宜区、米林市两地,总面积超过8700公顷,水量丰沛、河汊纵横,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观光价值。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