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卓尼村,一场跨越21天的生命守护行动,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一只受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护林员尼玛次仁的精心照料下,终于重返蓝天。
48岁的尼玛次仁是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卓尼村的一名护林员,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山林间,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今年4月4日,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巡护的尼玛次仁,偶然间发现了一只行动迟缓、无法正常飞行的黑颈鹤。黑颈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尼玛次仁深知这只黑颈鹤的处境危急,他第一时间向墨竹工卡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汇报了情况,在得到就地治疗的指示后,尼玛次仁将受伤的黑颈鹤带回了家中。
回家后,尼玛次仁凭借多年护林工作积累的经验,对黑颈鹤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其翅膀因外力撞击造成骨折,同时还伴有轻微的脱水和营养不良症状。于是尼玛次仁为黑颈鹤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和护理计划,他首先小心翼翼地为黑颈鹤清理伤口,避免感染;对于骨折的翅膀,他运用专业工具在骨折处进行固定,确保骨折愈合时不错位。同时,他还精心调配适合黑颈鹤的食物,考虑到黑颈鹤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他准备了新鲜的谷物等,确保其营养摄入充足。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尼玛次仁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这只黑颈鹤上。他每天都会仔细观察黑颈鹤的恢复情况,从饮食的摄入量到活动状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还根据黑颈鹤的恢复状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计划,发现黑颈鹤的食欲不佳,他便尝试更换食物种类;发现翅膀恢复的速度较慢,他就调整固定的方式和力度。“在我心里,这只黑颈鹤不仅仅是一只受伤的野生动物,更像是我的孩子。”尼玛次仁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尼玛次仁的悉心照料下,黑颈鹤的伤势逐渐好转。它的翅膀骨折部位开始愈合,体力也慢慢恢复。终于,黑颈鹤迎来了重返蓝天的时刻,当它展开翅膀,自由翱翔在天空时,尼玛次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不舍与牵挂。他知道,这只黑颈鹤属于广阔的天空,需要回到自己的生长环境。
尼玛次仁成功救治并放归黑颈鹤的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关爱与保护,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为。在这个过程中,墨竹工卡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给予了尼玛次仁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为黑颈鹤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尼玛次仁作为一名普通的护林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的善举为更多人树立了榜样。
墨竹工卡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尼玛次仁的行为值得学习和赞扬。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同时,还将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为珍稀物种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共同守护生态家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