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湖北、湖南、安徽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同心凝聚合力 共谱雅砻新曲

发布时间: 2025-07-02 09:15: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湖北援藏企业西藏雅江计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雅江1号”智算中心智算机房。


湖北援藏企业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组装制氧机。


安徽援建的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智慧校园”建设项目。


湖南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安徽柔性引进安徽科技学院农业专家,在措美县发展辣椒制种产业。

  “雅江1号”人工智算中心落地山南,这个来自湖北的技术,让每秒万亿次算力在高原跳动,打造了西藏算力产业高地,推动高原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湖南的大力支持下,中车山南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正式投产,这是西藏首个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也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清洁能源装备基地;

  安徽援藏布局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推动建成世界海拔最高、西藏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措美哲古风电场并网发电;

  ……

  自2022年夏天,湖北、湖南第十批、安徽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进藏开展工作3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践行新时代援藏精神为指引,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聚焦聚力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深耕产业援藏——

  激活经济新引擎

  产业发展的根基。三省援藏干部人才精准把握发展脉搏,深入调研山南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为山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年来,湖北产业援藏成果显著。西藏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预计年生产总值可达1.7亿元,成为山南首家年产值过亿的装备制造企业;西藏首家生物科技产业援藏项目——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吨益生菌菌粉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菌种和关键技术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实现全过程自主可控;湖北碳交所西藏服务中心成功落户,为山南乃至全自治区双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助力当地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湖南援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湘藏两地产业合作。3年来,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1个,引进企业71家,签约资金达80.7亿元,到位资金25.6亿元,藏湘韵味、雅盛源果汁、日出东方、周大生珠宝、扎囊沙丘艺术公园、泰瑞医疗高原生态氧示范产业园、光伏治沙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山南,中车株洲所清洁能源产业园建成投产,成为西藏首个清洁能源产业链制造基地。

  安徽聚力产业援藏,积极培育西藏现代农牧业新动能。在错那市建设的西藏首个航天育种重点实验室成果丰硕,首次精选16个品种的青稞、油菜种子送入太空并试种成功,为西藏农牧业品种改良开辟了新途径。莓茶、羊肚菌、鲜食辣椒等人工种植项目稳步推进,牦牛肉干生产、苹果蓝莓深加工、蜂蜜规模化生产等产业扶持培育初见成效,直接带动山南农牧民群众增收超过3000万元,切实提升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做实民生援藏——

  编织幸福保障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在教育和医疗领域持续发力,为山南群众编织起了一张幸福生活的保障网。

  湖北探索建立大院校加小组团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资源和区域学校力量,以山南市东辉中学为建设点,打造高质量教学示范基地、高质量教师培养基地、高质量学科建设基地。

  湖南聚焦山南人才所需,全力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学全方位提升,并加强“传帮带”,努力为山南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安徽积极推动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内涵式发展,通过讲座、示范课、高考质量分析报告等形式,开展高质量连片教研活动。总投资4500万元的“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建设完成,有效赋能全体师生便捷、高效、智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湖北选派武汉同济、协和、人民、中南、省妇幼等医院专业技术人才援助山南。总投入1.2亿元的山南市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湖北援助洛扎县人民医院,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胃镜、结肠镜等设备。投资1.5亿元建设加查县中心医院。免费救治大骨节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重症精神病。

  湖南协助山南市藏医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建立山南首个藏医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成立湖南省消化内镜诊疗联盟山南市藏医院分中心。支持扎囊县、隆子县藏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级藏医医院,支持桑日县成功创建自治区健康促进县;打造贡嘎县中心医院产儿协同中心。医疗援藏小组团队获评西藏自治区援藏工作先进集体。

  在安徽帮扶下,2024年,山南市人民医院获评“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中心”,成为自治区首家国家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并成功申报了自治区级高原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时,协调省内优质医疗资源,组织医疗专家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高原病诊疗和免费救助,让高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推动智力、就业援藏——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就业是民生之本。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在智力支持和就业帮扶方面多措并举,为山南本土人才培养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湖北出台并实施《科技援藏三年行动方案》,围绕藏鸡、核桃、益生菌、低空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组织省内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在山南建设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培育科技企业,推进本土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成长建设。

  针对西藏籍毕业生,湖北还提供了省内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搭建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平台。每年提供15个公务员岗位、60个事业单位岗位、2000个以上企业岗位,助力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实现区外就业。截至目前,在鄂就业西藏籍学生近600人,其中公务员18人、事业单位177人、企业400余人。

  湖南充分发挥人才优势,3年来,协调136名区外专家学者进藏授课103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76场次,培训受援地干部人才1.54万人次;引进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95名、小短援79名,推广新业务、新技术105项,在园区建设、农牧产业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同时,针对西藏群众区外就业,湖南在省内设立了1个见习基地、7个就业基地,累计征集省内就业援藏岗位1.6万余个,举办就业招聘活动32场(次),380余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群众在湖南稳定就业。还打造了长沙湘藏文化交流中心、株洲“藏品入湘”体验中心、常德西藏特色产品展销馆、岳阳“山南之家”等交流新平台,进一步帮助西藏特产在湖南市场广泛销售。

  安徽不断提升智力援藏能级,3年来,每年提供100万元智力援藏资金,先后开展百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赴皖跟岗学习、山南市基层干部美丽乡村建设等培训班次,培训山南干部3000多人次。加大人才援藏力度,协调选派127人次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10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组建援藏“柔性小组团”4个12人次、协助援派单位派出200余人次赴山南开展阶段性支援任务。

  在就业援助上,安徽推出“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岗位推介+现场招聘”进校园的就业服务模式。在芜湖、宣城、淮北、省属国有企业挂牌4个区外就业基地,协调宣城、淮北、滁州与对口支援县市签订人力资源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开展“小组团”精准招聘,目前西藏籍群众在皖就业291人,为山南群众就业开辟了新路径。

  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湖北、湖南、安徽三省援藏干部人才以满腔热忱和坚定决心,在雅砻大地上书写了一篇篇动人的华章。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三省援藏干部人才必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深化援藏工作内涵,拓展援藏工作领域,提升援藏工作实效,为推动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再创新辉煌,让雪域高原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雅砻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