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制度

发布时间: 2024-05-27 10:10:00 来源: 西藏日报

  “能够为山南这片土地尽绵薄之力,能够为学校增添在雪域高原的美誉度,这份‘降大任’的担当,成为我与乡亲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力量之源。”来自长江大学的援藏科技特派员代表王宇,以这样自豪的话语诠释为发展攻坚克难、为群众倾情服务的坚定信念。将论文写在高原大地、将科技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将谋民福祉放在至高位置——在西藏基层广阔天地,众多如王宇一样的科技特派员扎根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一线,携手铺展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科技赋能“三农”,人才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对口援藏30年来,科技部、各对口援藏省市和全国科技系统以科技支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西藏科技创新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一批又一批援藏科技特派员躬耕高原,为助力群众增收、促进农牧业增效、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发展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将其作为全区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本土科技特派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区有1万余名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工作,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特派员制度,畅通了科技人才服务“三农”的“毛细血管”,是被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服务“三农”工作的制度。踏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推进农牧科技“揭榜挂帅”,将更多先进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牧民,将更多创新要素注入农牧区,让科技致富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牢牢扎根、开花结果。

  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制度,以科技照亮乡村振兴前路,要进一步拓展人才渠道,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通过高端“引”、机关“派”、基层“培”、社会“聘”,构建高校院所专家、专技人员、乡土人才的“宝塔型”人才体系,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将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作为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努力形成优秀科技特派员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为在西藏农业农村领域干事创业的有识之士创造条件、提供平台,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各级农牧专业技术人才“短板”问题。进一步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功能,巩固科技特派员与选派村结对服务关系,针对乡村产业发展瓶颈,开展精准对接、精准帮扶,加快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集成示范,通过科技特派员将先进农牧业科技带到田间地头、带给广大农牧民,努力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服务责任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考核合格、优秀的人员按职称、海拔高度等给予奖励补贴,切实激发科技特派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乡村是年轻人干事创业、追逐梦想的热土。新时代呼唤着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乡村沃土用心用情接续奋斗,播撒科技兴农的种子。各级各部门要完善全链条培育制度,在农牧业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技术试验示范等工作中,支持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特派员挑大梁、当主角,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重点学科和领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潜力突出的青年人才加入到科技特派员的队伍中,给他们充足的干事创业“自由度”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奏响高原科技强农新乐章

    科技强则农业强。让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科技创新的伟力不可估量。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深入林芝米林市、朗县、巴宜区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技强农行动。 [详细]
  • 用好科技创新,丰富百姓餐桌

    柴米油盐,一蔬一饭,既是家事,也是国之大者。近日,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细胞培养类三文鱼引起广泛关注,这将有望为培养获取优质蛋白提供新思路。 [详细]
  • 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治理体系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产学研合作,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这是做好科技工作的战略要求。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