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学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肩负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淬炼灵魂、引领成长的时代重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要求。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深刻重塑着知识传播范式与思想传递方式。主动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效能,既是应对技术变革的战略选择,更是提升铸魂育人实效、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的必由之路。
以数字技术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的基础支撑
筑牢数字基建,夯实技术赋能底座。聚焦建设智慧教育,通过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智慧校园网络,为数据流动和智能应用提供坚实支撑。学校应积极开发“理论资源云仓”,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和智能教研协作平台,整合虚拟现实教学场景库、动态知识图谱系统与区域教育资源,破除信息孤岛,实现理论传播的精准化、协同化与智能化。持续投入高性能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及智能终端设备,确保各类智慧化教学应用流畅运行。同步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注重隐私保护,筑牢技术赋能的安全屏障,为创新建设智慧教育与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安全、高效的坚实支撑。
培育数字师资,提升融合应用能力。以提升“技术融合力、理论转化力、课堂吸引力、价值引领力”为目标,将数字素养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素养和刚性准入标准。系统提升教师数字能力,加强其在数据驱动教学、智能工具应用、融媒体内容制作与网络意识形态引领等方面的专项培训与场景化演练;构建“校际协同、校企联动、技术帮扶”的三位一体长效机制,促进经验共享和技能更新。同时,激发教师在理论教学领域探索数据赋能的模式创新、内容重构及评价改革,重点培育兼具数字技术驾驭能力与理论融合创新水平的教学领军人才与示范团队,推动常态化培育机制和实战型人才梯队建设,为全面构建智慧育人生态提供人力支撑。
构建智能评估,持续改进教育质量。聚焦智能化评估,驱动教育质量迭代升级,创新构建涵盖学习过程参与度、思维洞察穿透度及价值行为外显度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开发部署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诊断工具,对理论理解深度、价值认同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同步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学情仪表盘与教学效能反馈模型,实现教学效果全流程监测与精准研判,并依托“评估-反馈-优化”闭环机制,持续调适教学策略。针对数据安全与意识形态风险,积极构建“分级分类管理、隐私计算加密、多维效果验证、动态监测干预”的四维治理框架,覆盖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全生命周期的“监测-评估-干预”安全闭环。通过教学评估闭环与风险治理闭环双轮驱动,在保障数据伦理安全的基础上,既强化教学过程的精准调控与资源配置优化,又筑牢技术赋能的安全防线,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以数字技术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的实践路径
科技赋能,激发理论内在活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更在于实践响应和价值感召。在呈现形式上,可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将抽象理论的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内在逻辑、发展成就等,转化为可视化、可互动、沉浸式的数字产品。在内容阐释上,通过语义分析挖掘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内涵,利用知识图谱构建理论发展谱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在知行转化上,基于大数据画像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利用智能问答、情境模拟等技术提供实时交互式学习体验,实现从认知适配、情感共鸣到行动自觉的深层次内化跃迁。
模式重构,打通“三进”融合通道。紧扣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目标,依托数字技术优化教学流程,打造智能融通学习中枢。开发层级化、场景化理论图谱与实践案例库,推动教材体系向动态教学资源智能转化。融合智慧工具进行问题导向学习和小组协作研习,在深度互动中促进理论内化。构建“云端”一体化学习空间,以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延伸知识应用场景,线下智慧教室强化沉浸式思辨训练,推动理论学习泛在化延伸。依托学习行为数据,以育人实效反哺技术优化,形成“技术赋能理论武装—实效检验创新价值”的闭环。
精准供给,实现育人有效触达。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包含学生思想动态、知识基础、学习偏好与理论认知水平的精准“用户画像”,开发智能化推荐系统,依据个体差异和实时学习状态,个性化推送适配的理论研习内容、情景案例与实践任务。建立数据驱动的精准施教模型,为教师提供教学建议和策略支持,推动理论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开发智能预警机制,实时捕捉青少年学生认知断点、学习难点和思想困惑,助力教师实施靶向性辅导和个性化引导,贯通“需求识别—资源供给—教学干预—成效反馈”全链条,最终通过智能化的精准触达、精准施教、精准干预三阶递进,显著增强理论武装的穿透力和思想教育的引领力。
数字技术是时代洪流,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想灯塔。主动拥抱变革,通过AR/VR、元宇宙等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青少年学生从单向接收到双向互动,从被动接受到沉浸体验,以系统性思维和前瞻性布局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必将大幅提升铸魂育人的时代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少年学子心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云南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融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息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SZYJZX-24248703)和安徽省科研编制计划项目“高校智慧思政系统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17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